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2:22: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c.每段直管的外观、壁厚、金相组织(附金相照片)及硬度检查结果;

d.弯管的弯制及热处理工艺、外观、不圆度、波浪度、几何尺寸等检验结果和外弯部位金相组织照片;

e.支吊架弹簧的安装高度记录及热位移值; f. 管道系统合金钢部件的光谱检验记录; g.代用材料记录;

h.注明蠕变测点、监察段、膨胀指示、焊口、支吊架、三通和阀门等尺寸位置的管道立体竣工图;

i.安装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记录。

4.1.17 运行和检修人员应定期检查管道支吊架和全移指示器的工作状况,特别要注意机组启停前后的检查,发现松脱、偏斜、卡死或损坏等现象时,应由检修人员及时修复并做好记录。

4.1.18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特别是弯管、弯头、三通、阀门和焊缝等薄弱环节,应定期进行运行中的巡视检查。对超设计使用期限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更要注意检查,每值至少巡视一次。发现漏泄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1.19 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温度、压力的上限运行,如超温时,则应做好记录。启动和运行中应严格执行暧管和疏水措施,认真控制温升、温降速度,并监视管道膨胀情况。

4.1.20 应注意掌握已运行的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及其部件的质量情况。对情况不明的钢管、三通、弯管、弯头、阀门和焊缝等,要结合检修分批检查,摸清情况,消除隐患。

4.1.21 主蒸汽管道可能有积水的部位,如压力表管、疏水管附近、喷水减温器下部、较长的死管及不经常使用的联络管,应加强内壁裂纹的检查。

4.1.22 工作温度大于和等于450℃的碳钢、钼钢蒸汽管道,当运行时间达到或超过10万小时,应进行石墨化普查,以后的检查周期约5万小时。运行时间超过20万小时的管道,在石墨化普查基础上,如需要可割管进行鉴定,割管部位应包括焊接接头。

对运行时间较长和受力复杂和母管,是石墨化检查的重点。对石墨化倾向日趋严重的管道,除做好检查、分析、处理外,必须按规定要求做好管道运行、维修工作,防止超温、水冲击等。

4.1.23 高合金钢管(F11或F12)主蒸汽管道异种钢焊接接头(包括接管座焊接接头),运行5万小时时进行无损探伤,以后检查周期为2~4万小时。

4.1.24 200MW 以上机组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包括热段、冷段),运行10万小时时,应对管系及支吊架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4.1.25 超过设计使用期限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的弯头,弯管、三通、阀门和焊缝等,应全面进行外观和无损探伤检查;直管、弯管进行壁厚测量和金相检验,弯管不圆度测量;监察段进行硬度、金相、碳化物检查。凡更换部件应确保质量,并做好技术记录,存档备查。

4.1.26 运行时间达20万小时、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除按第4.1.25条所列项目对管件进行复查外,应增加硬度检验项目;对管壁较薄、应力较高的部位还应增加金相和碳化物检查,必要时割管进行材质鉴定。

4.1.27 运行时间达30万小时,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

第 5 页 共 10 页

汽管道,除按第4.1.26条要求检查外,应对高应力部位进行蠕变损伤检查,必要时进行管系寿命鉴定。

4.1.28 已投入运行、工作温度为450℃、工作压力为10MPa、外径为273mm的10CrMo910钢主蒸汽管道,按如下要求进行检查:

a.实测壁厚20~23.5mm的直管、弯管,运行到10万小时,应进行壁厚、硬度、金相、碳化物检查,在检查基础上决定是否需要割管做材质鉴定。继后的检查周期约3~5万小时;

b.实测壁厚小于20mm的直管、弯管、或发现蠕变相对变形量达到0.5%时,应提前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1.29 已运行20万小时的12CrMo,15CrMo,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经检查符合下列条件时,一般可继续运行至30万小时:

a.实测最大蠕变相对变量小于0.75%或最大蠕变速度小于0.35×10-5%/h; b.监察段钢中碳化物内含钼量占钢中总含量的比值:12CrMo、15CrMo钢不超过85%,12Cr1MoV钢不超过于75%;

c.监察段金相组织未严重球化(即铬钼钢未达到6级,铬钼钒钢未达到5级)。 4.1.30 12CrMo、15CrMo 和12Cr1MoV钢主蒸汽管道,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材质鉴定:

a.运行至20万小时超出第4.129条所规定的条件之一时;

b. 运行至30万小时前,实测蠕变相对变形量达到1%或蠕变速度大于0.35×10-5%h。

4.1.31 除第4.1.29条中三种钢种外,其余合金钢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当蠕变相对变形量达1%或蠕变速度大于1×10-5%h时,应进行材质鉴定。 4.1.32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锅炉出口导汽管,可根据不同的炉型应在运行5~10万小时时间范围内,进行外观和无损检查,以后检查周期约5万小时,对启停次数较多(累计250次以上)、原始不圆度较大和运行后有明显复圆的弯管应特别注意,发现裂纹时应及时更换。 4.2 受热面管子的监督 4.2.1 受热面管子安装,施工单位应根据装箱单和图纸进行全面清点,注意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撞伤、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外表面缺陷深度超过管子规定厚度10%以上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有关部门商定处理措施。

4.2.2 检修时,锅炉检修部门应有专人检查受热面管子有无变形、磨损、刮伤、鼓包、蠕变变形及表面裂纹等情况,发现如上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对垢下腐蚀严重的水冷壁管,应定期进行腐蚀深度的测量。

4.2.3 为了解壁温大于450℃的过热器管材质性能变化规律,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锅炉,在壁温最高处设监察管。取样周期为5万小时。监督壁厚、管径、组织、碳化物、脱碳层和机械性能变化。

4.2.4 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更换:

a.合金钢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外径蠕变变形大于 2.5%,碳素钢过热器管和再热器管外径蠕变变形大于3.5%; b.表面有氧化微裂纹;

c.管壁减薄到小于强度计算壁厚; d. 石墨化达4级(对碳钢和钼钢)。

4.2.5 高温过热器或高温再热器的高温段如采用18-8不锈钢管时其异种钢焊接接头应在运行8~10万小时时,进行宏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抽查20%。

第 6 页 共 10 页

4.3 高温螺栓的监督

4.3.1 高温合金钢新螺检和重新热处理螺栓的机械性能应符合GB 3077-88《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要求。

4.3.2 根据螺栓使用温度选择钢号。螺母材料一般比螺栓材料低一级,硬度值低20~50HB。

4.3.3 在螺帽下应加装弹性或塑性变形垫圈、锥面或球面变位垫圈、套筒等,以补偿螺杆或法兰面的偏斜,消除附加弯曲应力,提高抗动载能力,保证紧力均匀。 4.3.4 为了改善螺栓的应力分布状态,新制螺检要采用等强细腰结构和国际新制螺纹。螺纹、螺杆粗糙度不低于

。精度应符合JB2954-81《汽轮机双头螺柱、汽轮机等长双关螺柱、汽轮机罩螺母技术条件》要求。

4.3.5 检修时拆下的螺栓的螺纹应进行研磨清洁,紧固前应涂以润滑材料。 4.3.6 汽缸螺栓和中心孔较大的其它螺栓,中心孔加热采用电热元件或热风器,禁止用火嘴直接加热。

4.3.7 高温螺栓紧固力不宜过大,汽缸新螺栓应根据制造厂规定的应力紧固。预应力控制措施为:

a.根据螺栓类别和实际条件,应选用转角法(含加热),扭距法或拉长方法紧固; b.螺栓的紧固与拆卸不宜大锤打击。

4.3.8 高温合金钢螺栓使用前必须100%光谱复查。M32以上的高温合金钢螺栓使用前必须100%做硬度检查。

4.3.9 大修时,对大于和等于M32的承压设备的高温合金钢螺栓进行无损探伤。如发现裂纹及时更换。使用5万小时应做金相检验,必要时做冲击韧性抽查,以后抽查周期根据钢种控制在3~5万小时。

4.3.10 对25Cr2Mo1V 和25Cr2MoV钢螺栓抽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硬度为241~277HB;

b.金相组织为无明显网状组织;

c.调速汽门、自动主汽门、电动主汽门及截门的螺栓的冲击韧性 ak>60J/cm2,流量孔板、导管法兰和汽缸和螺栓的冲击韧性ak>60J/cm2;

4.3.11 对经过调质处理的20Cr1Mo1VNbTiB钢新螺栓,其组织性能要求如下: a.硬度为241~285HB;

b.小于和等于M52的螺栓冲击韧性ak>80J/cm2,大于M52的螺栓冲击性ak>60J/cm2;

c.按晶粒尺寸分7级,各级平均晶粒尺寸及其组织特征,按能源部颁发的DL 439-91《火力发电厂高温紧固件技术导则》规定确定。根据使用条件和螺栓结构允许使用级别(见表1)。 序号 1 2 使用条件 原设计螺栓材料为20Cr1Mo1VNbTiB 引进大机组采用20Cr1Mo1VNbTib 原设计为540℃温度等级的螺栓,如采用该钢种 螺栓结构 等强度细腰 等强度细腰 等强度细腰 直 筒 允许使用级别 5 5 3、4、5、6、 7 4、5 3 第 7 页 共 10 页

对已运行的螺栓可参照上述要求处理。 4.4 锅筒的监督

4.4.1 施工单位在安装锅筒时应进行下列检查:

a. 查阅制造厂所提供的质量证明书及质量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如资料不全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由施工单位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复核检查,必要时应要求制造厂参加复检;

b.下降管管座焊逢应进行100%的超声波探伤;

c. 其它焊缝应尽可能去锈进行100%的目视宏观检查,必要时可按20%比便进行无损探伤抽查。

4.4.2 锅炉投入运行5万小时时,锅炉检修部门应对锅筒进行第一次检查,以后检查周期结合大修进行。检查内容:

a.集中下降管管座焊缝应进行 100%的超声波探伤;

b.筒体和封头内表面去锈后尽可能进行100%目视宏观检查;

c. 筒体和封头内表面主焊缝、人孔加强焊缝和预埋件焊逢表面去锈后,进行100%的目视宏观检查;对主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抽查(即纵缝至少抽查25%,环缝至少抽查10%);

d.检查发现裂纹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发现其它超标缺陷时,应进行安全性评定。

4.4.3 碳钢或低合金高强度制造的锅筒,安装和检修中严禁焊接拉钩及其它附件。发现缺陷时不得任意进行补焊,经安全性评定必须进行补焊时,应制订方案,经主管局审批后进行。若需进行重大处理时,处理前还需报部及地方劳动局备案。 4.4.4 锅炉水压试验时,为了防止锅炉脆性破坏,水温不应低于锅炉制造厂所规定的试水压温度。

4.4.5 在启动、运行、停炉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锅筒壁温度上升的下降的速度。高压炉应不超过60℃/h。中压炉不超过90℃/h,同时尽可能使温度均匀变化。对已投入运行的有较大超标缺陷的锅筒,其温升、温降速度还应适当减低,尽量减少启停次数,必要时可视具体情况,综合检查的间隔时间或降参数运行。 4.5 联箱、给水管道的监督

4.5.1 运行进行达10万小时的高温段过热器出口联箱、减温器联箱、集汽联箱,由锅炉检修部门负责进行宏观检查。应特别注意检查表面裂纹和管孔周围处有无裂纺,必要时进行无损探伤。以后检查周期为5万小时。 4.5.2 工作压力大于和等于10MPa的主给水管道,投产运行5万小时时,应做如下检查:

a. 三通、阀门进行宏观检查; b.弯头进行宏观和厚度检查;

c.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宏观和无损探伤检查;

d. 阀门后管段进行壁厚测量。以后检查周期为3~5万小时。

4.5.3 200MW以上机组的给水管道,运行10万小时时,应对管系及支吊架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整。

4.6 汽轮发电机转子监督

4.6.1 汽轮机大轴、叶轮、叶片和发电机大轴、护环等重要高速转动部件,在安装前施工单位应查阅制造厂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并进行外观检查。若发现资料不全或质量有问题时,应要求制造厂补检或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对容量等于或大于200MW的汽轮发电机大轴,若制造厂未提供详细地检查资料,必须进行无损探

第 8 页 共 10 页

搜索更多关于: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的文档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ixh28jl36h1tx45fh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