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语言运用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句式,根据表达需要选用和变换句式;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语体,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次为E:表达运用。
考查形式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主观题。一个考点往往两考,先选择,后主观作答。考查重点集中在语言表达的“连贯”和“得体”上。
一、语言连贯
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一气呵成。要使文章语言连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统一的话题
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每个句子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句子的话题与段的话题一致;每个段要围绕统一的话题,使段的话题与全文的话题一致。话题前后统一,是保持语言连贯的首要条件。话题往往就是主语,在连续表述中,最好不要轻易改变主语。
2.表述角度要一致
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说明一个意思,描述一个对象,总要有一个表述的角度,包括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人称角度等。一个复句或意思联系紧密的几个句子,表述的角度应该前后一致。角度一致,语言才能连贯。
3.思路要连续不断
思路就是作者思想所走的路,这条思想的路应该是连续不断的,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句子的顺序、段的顺序安排要合理。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顺序,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事理顺序等。按照这些顺序合理地安排文章,语言才能连贯。一般说来,记叙文多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说明文多以空间或程序为顺序,议论文以事理为顺序。句的安排、段的安排都应该考虑这些相关的顺序。
4.语言衔接要紧密
注意语言形式上的衔接与呼应,也是保持话语连贯的一个重要条件。要使语言前后衔接紧密,可以采用下列一些方法。
(1)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关联词语可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连接句子或段落。恰当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连接紧密,语意表达连贯。
(2)巧妙使用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所谓意思有联系的词语或句子,包括序数词、表示时间或空间的一组词、表比较的词、同一词语、同义词语、代词、同意句子等。恰当使用这类词语或句子,可以使语言前后贯通,语意自然顺畅。
(3)适当使用过渡性语句或段落。从一个意思转到另一个意思,一个事件转到另一个事件,一个场面转到另一个场面,等等,需要适当使用一些过渡性的语句或段落,以避免文章生涩、不流畅。
5.注意语言的节奏和声调
语句节奏和声调的巧妙组合,常常能使语句更加连贯紧凑。 二、语言得体 1.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是对谦敬词语的最好的概括,即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等;在别人面前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字,如舍弟等;在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等。
还有常用的谦词。如“愚”“拙”“鄙”“寒”“贫”“晚”等。 如果掌握了上述这些谦敬词的含义并会使用,高考中遇到此类题就很可能得满分。
2.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
工作生活中常有口语与书面语之分。口头语一般指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包括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治语体和文艺语体。何时用书面语,何时用口语,应注意讲话的对象、采取的手段、所在的地点,要达到的目的等等。
3.避免合同语言的歧义、歧解
签合同时一定要钉是钉铆是铆,千万不能产生歧义。如今是改革开放的年代,涉及钱款时一定要确定是何种钱币,如不能只写“应赔款50 000元”,这50 000元是人民币还是美元,还是欧元?
4.一些词语(包括成语),它用于某一方是固定的,不能改变 一旦转换,就把意思弄反了,也就是说很不得体了,如“鼎力相助”“蓬荜生辉”“不吝赐教”等,这些词只能用于对方,而用于己方的如“效犬马之劳”“尽绵薄之力”等。
5.要学会转述
转述,是对信息进行传达。要想转述得好,必须弄清直接叙述与
间接叙述的方法,第一,理解发出者发出的信息;第二,转述时可能要对时间、地点、人称等进行变更。
【附】常见的谦敬词
一、谦词
1.“家”字族: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有:家父(家严、家君、家尊)、家母(家慈)、家叔、家兄、家姐。
2.“舍”字族:对别人称比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属。(有人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令”字族放在“敬辞”专项中讲述)有:舍弟、舍妹、舍侄、舍亲(谦称自己的亲戚),舍间/舍下(谦称自己的家)。
3.“小”字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小儿(自己的儿子),小女(自己的女儿),小人、小可(地位低的人谦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店(自己的商店),小老儿(老年人自称)。
4.“老”字族:用于老年人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主要有:老朽(老年男子谦称自己),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衲(老和尚谦称自己,如言“老叫花子”“老要饭的”),老尼(老年尼姑谦称自己),老脸(老年人指自己的面子),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5.“愚”字族:用于自己的谦辞。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6.“拙”字族:拙作、拙著(谦称自己的文章、著作),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书画),拙见(同“愚见”),拙荆(谦称自己的妻子)。
7.“鄙/敝”字族: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鄙人/敝人(谦称自己),鄙意、鄙见(谦称自己的意见、见解),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8.“敢”字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问对方问题),敢烦(麻烦对方做某事),敢请(请求对方做某事)。
9.其他有谦辞意味的词语。寒舍(谦称自己的家)/犬子(自己的儿子)/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谨悉(恭敬地知道)/谨启(恭敬地陈述)/过誉(谦辞,过分称赞)/进言(向人提意见,有尊敬或客气的意味,常说“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后学(后进的学者或读书人,多用作谦辞)/卑职(①旧制州县以下的官对上司的自称②低微的职位谦称)/寡人(①寡德之人②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③古代王侯夫人的自称)
10.常见成语谦词。
笨鸟先飞 蓬荜生辉 抛砖引玉 敝帚自珍 无功受禄 贻笑大方 才疏学浅 忝列门墙 雕虫小技 区区此心 东涂西抹 绠短汲深 班门弄斧 避让贤路 姑妄言之 德薄才疏 挂一漏万 望尘莫及 不情之请 聊表寸心 一孔之见 一得之愚 尸位素餐 不足挂齿 信笔涂鸦 一枝之栖 二、敬词
1.“令”字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与对方有关系的人。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令兄、令弟、令姊、令妹、令侄、令坦(尊称别人的女婿)、令亲。
2.“拜”字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访(访问对方),拜读(阅读对方的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