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学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4:25: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离子反应的概念条件和本质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在稀硫酸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加入BaCl2溶液:Ba+SO4===BaSO4↓, B.加入CH3COONa溶液:CH3COO+H===CH3COOH, C.加入Na2CO3溶液:2H+CO3===CO2↑+H2O, D.加入Zn粒:2H+Zn===H2↑+Zn, E.加入NaOH溶液:H+OH===H2O。

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③生成气体的物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的本质

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4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A(填序号,下同);H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B、C、D、E;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2.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及写书步骤 (1)定义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H+OH===H2O可以表示盐酸与NaOH反应,也可以表示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H2O的一类反应。

(2)一般书写步骤——四步书写 (以CuSO4和NaOH反应为例)

2-

2+

2--

2+

2-

在上述四步书写时,“写”是前提,“拆”是关键,“查”是保证。 [补短板]

物质的“拆分”原则及其注意事项

(1)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电解质、弱电解质、水、气体、氧化物、单质写成化学式。

(2)酸式盐

①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如HCO3、HS、HSO3等。

②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SO4)在水溶液中写成拆分形式,如NaHSO4应写成Na、H和SO4;而在熔融状态下HSO4不能拆开,应写成Na和HSO4。

(3)微溶物:对于反应物,是否写成离子形式由其是否为溶液状态决定。如石灰乳写成化学式Ca(OH)2,澄清石灰水写成Ca和OH;对于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如生成CaSO4时不能写成Ca和SO4。

(4)三大浓酸:浓盐酸、浓硝酸中溶质全部电离,可拆分为离子形式,浓硫酸中溶质主要以分子H2SO4形式存在,用化学式H2SO4形式。

(3)特殊离子反应

①固体之间的反应、浓硫酸(或浓磷酸)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所以不写离子方程式。如:Ca(OH)2(s)+2NH4Cl(s)=====CaCl2(s)+2NH3↑+2H2O。

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用“

”,不用“↓”“↑”;相互促进的完全水解反应

2+

2-

2+

2-

的离子方程式用“===”“↓”“↑”。

③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时,浓溶液或加热放出NH3,稀溶液不加热写NH3·H2O。 ④Fe与一般酸(H)反应生成Fe,Fe与硝酸反应时,Fe足量生成Fe,Fe少量生成Fe。

[知识应用]

分析指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的错因。 (1)①将Na投入CuSO4溶液中:

2Na+Cu===2Na+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e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H2↑:__________________

3+

2+

3+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eO和稀硝酸反应:FeO+2H===Fe+H2O: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Ca+2ClO+SO2+H2O===CaSO3↓+2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草酸溶液中加足量

NaOH

溶液:H

2+

2+

+OH

===H2O: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醋酸溶液溶解大理石:CaCO3+2H

===Ca

2+

+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

2-3

+2H

===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FeCl3溶液中加入Cu:Fe+Cu===Fe+C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

3+

2+

2+

+6H

===I2+3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Na2CO3

液呈

CO

2-3

+H2O===HCO

-3

+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H2O===CO2↑+H2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S溶液呈碱性:S+2H2O

2-

H2S+2OH: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H+SO4+Ba+OH=== BaSO4↓+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Na先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Cu ②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

③FeO能被稀硝酸氧化,不能生成Fe ④HClO能氧化SO2,不能生成CaSO3 (2)①草酸为弱酸,不可拆分 ②醋酸为弱酸,不可拆分 ③HCO3不可拆分 (3)①电荷不守恒 ②电荷不守恒

(4)①CO3水解不用“===”

2--

2+

2+

2-

2+

②HCO3水解程度小,不生成CO2 ③S分步水解

(5)离子方程式中计量数之比与组成比不一致

2-

命题点1 离子方程式的一般书写 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石灰石溶于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OH)2溶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Cl溶液与石灰水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l2(SO4)3溶液与氨水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2S溶液呈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aCO3+2H===CO2↑+H2O+Ca (2)Cu(OH)2+2H===Cu+2H2O △

(3)NH+OH=====NH3↑+H2O

+4

2++

2+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tr47onj375cln2z0an3ef8l940h6007rk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