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测量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井下导线的布设,精度上按照“高级控制低级”的原则进行。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有何特点?
由于受井下巷道条件的限制,井下平面控制均以导线的形式沿巷道布设,而不能像地面控制网那样可以有测角网、测边网、GPS网和交会法等多种可能方案。 3、简述井下平面控制测量的等级和布设要求 等级要求:
基本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井田一翼长测角中误一般边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度/km ≥5 <5 差/” /m 60~200 40~140 闭(附)合导线 1/8000 1/6000 复测支导线 1/6000 1/4000 ?7 ?15 采区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
采区一翼长测角中误一般边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度/km ≥1 <1 布设要求:
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这两类又都应敷设成闭(附)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按照测角精度分为±7″和±15″两级,一般从井底车场的起始边开始,沿矿井主要巷道(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集中上、下山等)敷设,通常每隔1.5~2.0 km应加测陀螺定向边,以提供检核和方位平差条件。
采区控制导线也按测角精度分为±15″和±30″两级,沿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或片盘运输巷道以及其他次要巷道敷设。 4、井下经纬仪导线有哪几种类型?
差/” /m 30~90 --- 闭(附)合导线 1/4000 1/3000 复测支导线 1/3000 1/2000 ?15 ?30 依导线的形状及与已知点边的连接方式分类:
(1)闭合导线或导线网(2)空间交叉闭合导线(3)附合导线(4)复测支导线 (5)方向附合导线 依仪器分类:
(1)经纬仪导线(钢尺量边)(2)陀螺光电导线(3)光电测距导线 6、有一台没有镜上中心的仪器,如何标出其镜上中心?
现在仪器上大致选一点A作为镜上中心,悬挂一垂球线,在其下方安置经纬仪,使望远镜水平,仪器精确整平对中,使暂定的镜上中心与垂球尖对准。然后徐徐转动照准部,观察垂球尖是否离开镜上中心,如果不离开,则说明镜上中心位置正确;若离开,则将照准部旋转一周时,垂尖对准B点,取A、B连线的中心O,作为新的镜上中心。重复上述检查,直到没有偏差为止。最后找出的中心作为镜上中心。
8、何为钢尺比长?
钢尺尺面刻划所注记的长度与标准长度进行比较,以求出它的实际长度,就叫做钢尺的比长,就叫做钢尺的比长。目的是求出钢尺的比长改正?k。 9、井下经纬仪导线是如何实现高级控制低级的?
一般情况下,先布设基本控制导线(作为首级控制),后布设采区导线(作为加密控制),但是在掘进巷道中,先布设采区导线后布设基本控制导线(检校采区导线给定巷道方向正确性)。
11、简述井下导线施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步骤:
(一)导线测量外业 1.选点和埋点。 2.测边和量角。 3.碎部测量。 4.导线测量记录。 5.导线的延长及检查。 精度要求:
12、井下导线测量的内业包括哪些内容? 1.检查和整理外业观测记录手簿。 2.计算边长改正和平均边长。 3.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及调整。 6.坐标计算。
第二章 井下高程测量
1、井下高程测量的目的、任务和种类是什么?
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与地面统一的高程系统,确定各种采掘巷道、硐室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及相互关系,以解决各种采掘工程在竖直方向上的几何问题。 其具体任务大体为:
1.在井下主要巷道内精确测定高程点和永久导线点的高程,建立井下高程控制; 2. 给定巷道在竖直面内的方向; 3.确定巷道底板的高程;
4.检查主要巷道及其运输线路的坡度和测绘主要运输巷道纵剖面图。
分三种类型,即(1) 通过立井导入高程;(2) 水准测量; (3) 三角高程测量。 2、井下水准点应如何布设?
从井底车场高程起算点开始,沿井底车场和主要巷道逐段向前敷设,每隔300~500m设置一组高程点,每组至少应由三个点组成,其间距以30 ~ 80m为宜。水准点可设在巷道的顶板、底板或两帮上,也可以设在井下固定设备的基础上。设置时应考虑使用方便并选在巷道不宜变形的地方。 3、井下几何水准和三角高程有哪些限差要求?
几何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视线长度一般以15~40米为宜。要求每站用两次仪器高观测,两次仪器高之差应大于10cm,高差的互差不应大于5mm,最后取平均值视为观测结果。
支水准路线采用往返测,fH容?50Rmm R: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单位km 闭合水准路线采用单程测量,fH容?50Lmm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三角高程测量限差要求: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在垂直角观测前后各量一次,两次互查不应大于4mm,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结果。
相邻点往返测高差互查≤10+0.3Lmm(L:导线水平边长,单位m) 导线高程闭合差≤±100Lmm(L:导线长度,单位km) 6、水准测量前后视距相等可消除哪些误差?
可消除①由于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所产生的i角误差②地球曲率引起的误差③大气折光误差。
9. 地面三角高程测量与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有何异同?为什么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一般都与经纬仪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地面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都在地面,而井下三角高程测量控制点大部分都在顶部。并且他们的计算方法不同;在施测井下导线测量时,可以直接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中间不需要在进行仪器调平对中,可大大减少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
第三章 矿井联系测量
1、联系测量的任务有哪些?
(1)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 (2) 确定井下经纬仪导线起算点的平面坐标x和y; (3) 确定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H。 2、矿井平面联系测量为什么又称为定向?
平面联系测量的任务是确定井下经纬仪起算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起算点的平面高程。由于起算边坐标方位角误差对井下导线的影响较之起算点坐标误差的影响的多, 因此把平面联系测量简称为定向。 4、联系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