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生在世不称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1:01: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四、人生在世不称意

一 宫女失恩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天天快乐,做任何事情都能顺心如意。大家在节假日走亲访友时,都忘不了在临走前祝对方万事顺意。祝福他人万事顺意,不仅是出于礼节的需要,更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藉此送上祝福以求顺意。

关于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宋人方岳将其概括成一首《别子才司令》: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在上一章节我们曾经讲到过南宋洪迈在《客斋笔记》里面提到过的人生有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宋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那么相对应的,洪迈也总结了人生的四大悲事: 寡妇携子悲、将军被敌擒、失宠宫女泪、落第举子心。

——宋 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寡妇与孩子悲伤相泣,是因为夫君去世了,这当然是件伤心的事。唐诗宋词里面关于寡妇的记载比较少,但是关于婚姻不幸的记载却是不胜枚举。比如宋代著名诗人的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而丈夫则是一位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最终导致朱淑真抑郁早逝。朱淑真曾经写过一首《愁怀》: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朱淑真所不满于他的,并不是无财无势,而是才学不能相称,心灵无法沟通,因而她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尽管并不是丧夫,但不美满的婚姻也是人生中不幸的事情,不如意的事情。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会具体聊一聊古代的四种不如意之事。

第一个是“宫女失恩”。

中国封建社会的宫廷的婚姻制度是非常畸形,也很不合理。皇帝一人拥有配偶成百上千,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三千人”,可是有幸承皇恩得宠的宫女实在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的宫女只能在深宫之中虚度光阴,浪费青春,发抒怨情。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有这样的记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唐 杜牧《阿房宫赋》选段

杜牧借这篇文章讽刺秦始皇的暴戾,劝谏当权者不要重蹈覆辙,其中描写秦始皇的后宫颇为夸张:宫女们在高楼远望皇帝的临幸,以致曼妙女子等成了黄脸婆。尽管不可否认杜牧的行文有些许夸张,但这也不妨碍揭示古代宫女们的悲惨生活。

论说当时的唐代,也有许多诗人着眼于宫女们的凄苦生活,比如元稹的《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曾经作为唐玄宗身边的宠爱宫女,却被打发到了东都洛阳的行宫里。四十余年过去了,历史见证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而行宫内仿佛与外世隔绝了似的,满头白发的宫女们仍然在聊天时谈到曾经的皇帝。青春消逝,红颜憔悴,此情此景,十分凄绝。短短的二十字,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

在白居易的《后宫词》中对宫女的刻画也比较深刻: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燕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这首诗充满着讽刺的意味,概括了所有被锁入深宫,充当黄帝玩物的妇女的悲惨命运。

因而在这种政治历史背景下,大量的宫怨诗孕育而生,这些宫怨诗可以是嫔妃之作,也可以是文人拟作。

汉代班婕妤的《怨歌行》,一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宫怨诗,被称为是“后世宫词之祖”: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的《怨歌行》里面就写到了团扇在夏天的时候“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但是到了秋天因为天凉而无用,于是就被“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宫女在得到皇帝欣赏的时候会非常得宠,但是一旦受到皇帝的厌弃,宫女就像扇子一样被无情地被抛弃。

这种情形到了唐代的王昌龄,写了一首《长信秋词》进行了进一步的刻画: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唐 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三》

班婕妤是著名史学家班固的祖姑,起初汉成帝非常宠幸班婕妤,可后来汉成帝又喜欢上赵飞燕姊妹,于是班婕妤就被冷落了并到长信宫去伺候太后,而此时受到宠幸的赵飞燕姊妹住在昭阳宫。

王昌龄的这一首《长信秋词》叙述班婕妤到了天明时分拿着扫把去清扫长信宫,此时拿着团扇“共徘徊”。是谁跟谁徘徊呢?是班婕妤与团扇共徘徊,因为她们同是沦落人:团扇到了秋天没有用了,于是就被抛弃了,就好像班婕妤的失宠。因此在诗中班婕妤的容颜还不如寒鸦,因为寒鸦早晨是从东边昭阳宫那边飞过来的,它已经得到了阳光的照射。

而班婕妤却没有皇恩的惠泽(“日”在古代一般也象征着皇帝)。在这首诗里我们处处看到了班婕妤的哀怨。

唐诗里若写到宫怨情结,一般会用到班婕妤的典故,除此之外诗人们还会用到陈阿娇的典故:

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旦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汉武故事》选段

汉武帝在小的时候,他的姑母长公主有个女儿陈阿娇。长公主曾经跟他说:“如果你得到阿娇做妻子,你会怎么对待她呀?”汉武帝当时还没有当皇帝,说道:“如果我得阿娇作妇的话,我将让她住在金屋之中。”就是著名的金屋藏娇的典故。可是刘彻当上皇帝娶了阿娇之后又宠幸了其他人,阿娇就被废置在长门宫,因此阿娇非常愁闷。据说她以黄金一百斤去请当时的大文豪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希望汉武帝能够回心转意,可最终并没有成功。由此《长门怨》也是关于宫怨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典故。

李白就以此为题材写过一首《长门怨》: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由此可见,长信和长门这两个典故在唐诗,特别是关于宫怨内容方面的诗歌内会经常被提及,但是提到长信或者长门时可能不仅仅是宫女的哀怨,有时文人也会在借用这两个典故来发抒自己的怀才不遇、不受重用。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经写过一首《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在这首词里面在下阕特别提到陈阿娇斥千金求得司马相如的《长门赋》而最终事与愿违。联想起辛弃疾的身世,我们不难发现他正以长门之典故抒发自身的不遇。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这一年辛弃疾距1162年渡淮水回归南宋已有十七年了,可是十七年过去了,他的抗击金军、恢复中原的爱国主张始终没有被南宋朝廷所采纳。南宋朝廷并不把他放在抗战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只是任命他作闲职官员和地方官吏,使他在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任所转来转去,大材小用。这一次又把他从湖北漕运副使任上调到湖南继续当漕运副使。漕运副使是掌管粮运的官职,这对辛弃疾来说,作这种官当然不能施展他的大志,不能实现他的抱负,更何况如今又把他从湖北调往距离前线更远的湖南后方去,更加让他失望。这次调动任职让辛弃疾意识到,这是南宋朝廷不让他抗战的一种重要指示,所

以他就通过长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因为被其他的小人所嫉妒而不受皇上重用的不忿。因此作者在现实方面写宫怨诗可能是表达宫女的怨恨,但许多时候文人会借用宫怨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

当然文人也可以通过宫怨诗来表达对宫女的关注以及对统治者的嘲讽。比如说陈子昂《感遇诗》的第二十六首曾经写到: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这首诗以周穆王来暗指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本来是高宗的宫中昭仪,唐高宗即位以后,在永徽元年(650年)立妃王氏为皇后,可是不久后高宗就被武昭仪所媚惑。到了永徽六年高宗就把皇后废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从此以后高宗所曾经宠爱的妃嫔陆陆续续地被武则天给清除掉了。陈子昂写的这首诗歌,是对最高统治者的一种讽刺。

因此宫怨诗它不仅仅是写宫女和嫔妃的哀怨,但不管怎么说,宫女因为失宠、臣子因为失信,终究是一件不幸的事情。

搜索更多关于: 人生在世不称意 的文档
人生在世不称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5ulo15phq570pl9t1v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