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答案 16 17 18 19 20 AC BD AD CD AD 三、填空题
21.氮气 78% 天然气 二氧化碳 吸附
22.N2 2OH- SKIPIF 1 < 0 NaCl 5 1:3 ad 解析:N2 2OH MgO NaCl 5 1:3 ad 四、推断题
23.(1)O2,H2,CO,C,Cu; (2)Cu2(OH)2CO3
2CuO+H2O+CO2↑
-
+2Ca(OH)2+CO2═CaCO3↓+H2O. 五、流程题
24.分解 WO3+3H2六、实验题
25.长颈漏斗 2KMnO4
W+3H2O 加快反应速率 钨酸亚铁
ΔK2MnO4+MnO2+O2↑ 防止KMnO4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CaCO3+2HCl=CaCl2+H2O+CO2↑ G 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H2 ,造成CO2不纯 七、计算题
26.2:3。 14%。 八、科学探究题
27. 继续加入稀盐酸 CaCl2 NaCl CaCl2、NaCl CaCl2、NaCl、HCl 2 黄; Fe2O3+6HCl=2FeCl3+3H2O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纯铜片能在黄铜片表面刻画出痕迹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变红 2.下列关于如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25℃时,乙的溶解度最大
B.35℃时,50g水溶解30g甲形成80g溶液 C.降温可以使饱和的丙溶液逐渐变成不饱和溶液
D.如图反应完全后,发现烧杯中的饱和溶液变浑浊,说明该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是甲
3.康康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 C.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
D.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4.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8g水 B.通过化学变化,同时改变了物质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
C.水蒸发为水蒸气,质量没有改变,由此说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的总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因此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5.钯被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中的氢化或脱氢催化剂。如图为钯元素的部分信息,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钯的中子数为46
C.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 D.Pd原子与Pd的质量几乎一样
6.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 A.O
B.Fe
C.NaCl
D.CO
7.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9.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将4.2克铁粉和4.0克氧化铜粉末均匀混合,然后一次性投入盛有200克9.8%稀硫酸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如下现象:立即出现红色固体,前阶段没有明显的气泡产生,后阶段产生大量无色气泡,充分反应后上层清液是浅绿色。由此小金作出下列判断,其中不合理的是 A.“立即出现红色固体”是由于很快发生了如下转化:CuOC.该实验条件下,硫酸铜比稀硫酸更容易跟铁粉发生反应
D.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和稀疏酸的混合溶液中投入铁粉,都是硫酸铜先跟铁粉反应
10.用如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uSO4
Cu
B.“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是由于发生了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
3+
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
C.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刚用清水洗过,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 11.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煤气泄漏一关闭气阀、严禁烟火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性质与用途 O2可燃性﹣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C.化学中常见的“三”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A.A B.B C.C D.化学与环保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核能发电 D.D 12.硒是人体必须的重要微量元素,能提高肌体免疫力,抗衰老,预防多种疾病,特别是抑制肿瘤生长。我们湘西盛产“富硒猕猴桃”,这里的硒是指( ) 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无法确定
13.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工接金属的保护气 D.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4.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 ) A.燃烧一般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C.酸溶液能使紫色试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的紫色石蕊变红,则二氧化碳属于酸 D.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则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5.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其中,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由四个原子构成
B.生成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A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图中的A和D都属于氧化物 二、多选题
16.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 S3,下列是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C.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 D.大蒜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0.4%
17.一定条件下,某纯净物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该纯净物中含有C、H、O三种元素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18.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