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临终关怀期末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9:27: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辞世,死亡是应该的自然过程;让家属认可自己对亲人临终前的照顾与关爱,肯定自己在这方面没有缺憾;

佛教死亡观:佛教认为死亡是死是一种相当缓慢的过程,真正的死亡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不是呼吸心跳停止了就是死亡,肉身是神识用以表达的工具,当肉体出现问题以致无法再表达神识的欲望时,此人才是真正的死亡,真正的死亡必须是在意根和识蕴都消融之后才是。

佛教的临终关怀的内容和方法;临终关怀内容:帮助关心患者认识死亡的真相,适应死亡的过程,改造死亡的情绪,超越死亡的束缚。佛陀本人或依据佛之言教对世人进行关怀,比如佛教的临终忏悔,临终助念,比如佛教的刊物、书籍、大藏经等这可以升起一种求生极乐世界的盼望,求临终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4.分析《論語》、《老子》與《莊子》的死亡觀與臨終關懷思想。

《论语》的死亡观:多次用死来代表一般意义上的死亡含义,在生死面前,《论语》提倡,人要珍惜生命,因为,生命是可贵的;谈到修道,比生命重要;善行仁道,为了善行仁道,生死可以置之度外\\

临终关怀思想:人不能轻贱自己的生命,不允许自杀。死后有鬼神存在,由于鬼神有现世一般的需求,所以基于《论语》儒家临终关怀的意义,就包括祭祀的内容。

《老子》的死亡观:老子认为,人是可以修道,能得长生久视,修道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通天通地,同时善用玄匕,就能不死,而达到道家的永生境界;同时,不懂道德,不知柔弱初夏,恣意妄为,终是不得好死

临终关怀思想:淡泊名利,淡泊物质追求,与道同游,与造化偕行,与天地之气同一往来,而能拥有某种永恒之常。他提倡人们知晓自然的生死观,倡导人们无为而活,潜心修道,以超越生死,同时提倡薄葬。

《庄子》的死亡观:人之死是一个自然过程,与生同等,没有可以伤悲的,死不可惧,生不必喜,死后为物化,人死后,或归于尘土,或归于天地,或归于造化。

临终关怀思想:提倡人们知晓自然的生死观,倡导人们无为而活,潜心修道,以超越生死,同时提倡不必厚葬。

5.如果我很快的就要死了,希望得到什麼樣的臨終關懷服務呢? 直接在网上找

搜索更多关于: 临终关怀期末复习题 的文档
临终关怀期末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1ph78tvy570pk9t8239nplx1m5bx00agx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