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云南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强化习题十
一、单选题 1、裴斯泰洛齐认为:“发展是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该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 )功能。 A.选择 B.传播 C.传承 D.创新 3、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 C.教学与发展理论 D.掌握学习理论 4、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教育影响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工具
5、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 )。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全民教育
6、( )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潜在课程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8、以下关于教育行动研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以解决学校中某一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现场研究 B.它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研究 C.它是一种具有较高动态性的研究 D.它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9、依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一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同一性
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整体型 D.系列型 二、简答题
1、简述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意志的品质。
4、简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5、简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三、材料分析题
1、三年级一班的王小明,上课从不认真听讲,作业也不认真完成。平时与同学们的关系也不好,经常和同学打架。王小明顽皮、好动,爱接老师话茬,喜欢给同学和老师起绰号。
当然,王小明也并非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他性格直率豪爽,喜欢帮助同学,他身体强壮,爱好各项体育活动,常常在各项体育比赛中获奖。 问题:
(1)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针对王小明的情况,在对他进行德育的工作中应该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针对该情况,教师应运用哪些德育方法?
2、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集聚的街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结果发现停放在中产阶级集聚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 问题:
(1)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 (2)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四、教学设计题
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海底世界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最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下几十米,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斯。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大约有三万种。它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的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速度比普通的火车还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有高山,有峡谷,也有森林和草地。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揭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三道练习题,并说明设计意图。 2、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若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个人本位论主张从个人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卢梭、罗杰斯、马斯洛、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
2、【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是对某种、某部分文化的吸收和舍弃。“取其精华”是对文化吸收,“去其糟粕”是对文化的舍弃,故这句话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功能。 3、【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理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著有《教学与发展》,提出教学与发展理论;布卢姆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4、【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5、【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6、【育萃教育专家解析】B。解析: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7、【育萃教育专家解析】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的特点。“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榜样性作用。 8、【育萃教育专家解析】D。解析:教育行动研究是从实践(教育情境)中寻找对需要解决且值得研究的问题的研究。它不是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的。 9、【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①婴儿期(0一1.5岁),其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儿童早期(1.5一3岁),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③学前期(3-6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④学龄期(6一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⑤青年期(12-18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丁性,体验忠诚的实现;⑥成年早期(18-25岁),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⑦成年中期( 25-50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⑧成年晚期(50岁至死亡),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成年晚期是自我整合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10、【育萃教育专家解析】A。解析: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 二、简答题 1、【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有意注意的含义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