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组一框专题邮集
林衡夫
一框展品经过FIP多年试验之后,日臻完善,特别公布了《国际集邮联一框展品评审专用规则》后,在各国乃至国际、世界邮展中,均有一框邮集的展出,它涵盖传统、邮政史、专题、航空、航天、邮政用品、极限、税票等类别。在“规则”导言中明确指出:“一框展品的目的和思路就是打算鼓励新参展者,以及为参展老手提供在某些主题或专题上编组展品的机会,而这些主题或专题又不可能在比一框更大的规模上处理好的”。这样就使编组邮集大众化,不需要原“规则”规定的要五框,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因为工薪阶层集邮者为多,富裕层次为少,相对一框的投入,肯定比五框少。也适合老年集邮、兴趣集邮编组邮集。
从专题类一框邮集的组编,我个人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选题宜小,宜新。小选题容易做
到“深”、“全”。如编《汽车》题太大,什么汽车邮票都往贴片上一放,货车、消防车、救护车、各式轿车、起重汽车等等,可谓洋洋大观,但是不“深”。如改编《甲壳虫汽车》或《老爷车》则不仅要展示甲壳虫、老爷车(老款)的外观,还要讲这些车的历史、功能和价值观,容易将它的票品讲深、讲透。又如编《鞋》,选题太大,不如《皮鞋》、《运动鞋》小(后者两种选题已有一框邮集)。在生肖邮集中有人编《十二生肖》一框,但有人编《T46》猴,1枚金猴票要用不同的平信、挂号、航空及版铭、十字线、色标、刷色来展示猴票当年的使用和研究,就比《十二生肖》来得“深”、“全”。我曾经编过《乙酉年》一框邮集,采用了版张、小版张、小本票及其暗记、异形齿孔等等研究,1枚邮票的图案就编了16片,捐赠给了嘉兴三水湾小学。
选题小了就要钻研,研究了就能“深”、“全”。
二、 计划要均衡,宜整宜细。一般前
言、计划(即纲要)一片即可,不要写两片,让15张贴片空间来展示你的邮品(主题)。“整”就是计划要让观众一看非常符合逻辑完整,而不是凌乱不完整、不符逻辑。如编《脸》,不能先展示嘴巴、鼻子,然后展示额头、眉毛、眼睛,要顺理成章,符合《脸》的自上而下的叙述。“细”就是计划思路细致、清晰,令人一目了然,有看头。 三、 素材宜精宜全。“精”就是珍罕
性(根据个人财力)。一部一框专题邮集,一般需要五、六件珍罕邮品,配置在上、中、下,尤其“黄金格”内(16片中的第6、7、10、11片中),开首、结尾最好也有一件。所谓珍罕,一是价位高的,二是价不高但难于收集的(价位以能承受为主)。“全”就是多国家、多
品种,如邮票、变体票、印样,小型张,小全张(以使用1-2枚为好,不要多用,因占贴片空间太大)、邮资封、片、机盖附志、邮简、戳(普通日戳、纪念邮戳、风景邮戳、花式邮戳等)、符合主题的包裹单、边饰贴切使用过的国外电报纸、邮票水印等等。本国邮品最好不要超过30-40%(外国邮票可在网上查找专题邮票社购买,据我所知合肥、北京、上海、潮州、宁德、瑞安都有外国专题邮票、邮品出售)。 四、 处理宜大宜趣。视点要高,小处
入手,如《帆船》可放“万寿”票24分,经济条件好的可放样票。又如获国际金奖的《昆虫》放入一枚波兰的丝绸小型张邮票,说明“蚕”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 五、 拓展要下工夫。拓展主要是要深
入思考、细致思考,把一框邮集的主题拓展到方方面面,并以故事的形式来简洁叙述。如编一框《月
亮》,我编入这样一张贴片:小标题“人们在月光下”。专题说明“月下,一条小船靠近岸边??”,“船上的男子与岸边的女子会合后,两人肩并肩地走向密林深处??”,“密林中,他们相互倾诉??”,“拥抱、亲热、接吻??”,“相互依偎在一起??”,“月亮要下山了,他们才依依惜别,期待下一个明月夜的到来”。这样既拓展了月亮下的情节,也具有故事性。邮品素材采用了4枚中国邮票,1枚美国1943年二战期间免资军用实寄片,1枚韩国小本票(见图)。《月亮》如果编5框,也可编“月光下的罪恶”、“小偷”、“强盗”、“敌军入侵疆土”等等,真善美要展示,假恶丑也要揭示,这是社会真实,也具故事性。这就是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才能合理拓展,显示主题,令人生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