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爱弥儿》有感
作为一名师范生,读教育类书籍是很有必要的,我选择了《爱弥儿》来阅读,原因我想大概是因为名字听上去可爱而温暖。但是起初我不能明白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作为一部教育类书籍,它的名字几乎与教育无关,而通过阅读,我知道卢梭是借助一个构想出来的人物——爱弥儿从出生至成年的教育,细致地表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的观点及设想。书中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悟颇深。
卢梭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这种自然和谐而自由的思想贯穿于整本爱弥儿中,例如第一卷开头他这样写道:“出自造物主手的东西,都是好多,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他所提出的“自然教育”,正是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开篇不久我就看到了一个很经典的观点:卢梭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三种教师培养起来的。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这三种教师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的话,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将永远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个学生,如果在他身上所受的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趋向同样的目的,他就会自己达到他的目标,而且生活得很有意义。这样的学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过,我的控制还只是假定的,因为,谁能够对一个孩子周围所有的人的言语和行为能能都管得到呢?” 所以他对爱弥儿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为主的。比如,决不违反自然的规律对爱弥儿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龄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此外,他也观注爱弥儿生活中的一切,比如饮食、生活习惯以及他所接触的人等等。他认为凡事从人的小时候就打好基础,对人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要求孩子本真而自然,有着孩子该有的天然品质,而非还远不应具有的人为的虚假做作。
卢梭对教师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他是这样说的:“人们也许希望他的教师曾经是教过一次学生的,这个希望是太大了;同一个人只能够教一次学生,如果说需要教两次才能教得好的话,那么他凭什么权利去教第一次呢?一个人有了更多的经验,当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这样做下去的。不论是谁,如果他相当成功地把这种事业完成一次之后,他就会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无心再从事这样的工作了;至于说他头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预断第二次也一定是很坏的。” 对于即将身为教师的我,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感悟,对于我们来说,教师或许只是我们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养活自己的方式,但是对于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来说,却是他们完全依赖的教育,我们一点的不在意,就可能会在他们的教育上造成一个重大的缺憾,而又没有第二次的弥补机会的。从小就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园丁是蜡烛,父母都是教师,我也只是知道他们的忙碌和敬业,却没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对于教育是怎样的作用。直到上周我参与社团活动去了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给那里的孩子讲课,我准备了大概两天,不是很充分,讲课还算是顺利,孩子们很淘气,多数都不喜欢听讲,于是我打乱了原来准备的方案,我没了耐心,很随意的把剩下的时间讲完了。而回学校的路上,和我同去的同学告诉我说,坐在第三排那个同学一直在记笔记,甚至当我讲到氯化钠和水的反应他都记了下来,我突然后悔莫及,因为我没有给他写出方程式,我甚至没有说反应的条件是电解,也并没有强调这个反应是要在一定特殊条件下进行的,天呐,误人子弟!我突然感受到了教学失误有多严重,在某些情况下,教育的失误真的是不可逆转的!我也终于感受到,对于等待教育的孩子们来说,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有多么的重要。在书中,卢梭这样说: “一个教师!啊,是多么高尚的人!……事实上,为了要造就一个人,他本人就应当是做父亲的或者是更有教养的人。” 这是对于教师多么高的评价,又是对于教师多么高的要求!我想,这是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的,我是一个从事着高尚职业的人,是一名人民教师教师。所以这对于我,对于所有的教师或者即将成为教师的人来说,这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因为这就是教师的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