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5 19:46: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利用农村自然资源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内容提要:

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用整合的方法将各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活动形式。身处农村的孩子,经常与大自然接触,他们随时都会接触到某一自然物,并产生探究欲望。于是我将周围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自然资源搬进课堂,融进主题活动中,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去玩耍、去探索。

主题词:

主题教育活动 自然资源

主题教育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经验、能力、兴趣、需要为出发点,

用整合的方法将各领域的学习联系起来,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活动形式。那么如何贴近幼儿生活,带领大班孩子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 结合我们园地处农村的特点,幼儿园周围蕴涵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对幼儿有着无穷的诱惑力,吸引着孩子们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它们给了孩子无穷的欢乐。于是我决定将周围的自然资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事物搬进课堂,融进主题活动中,在活动中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去玩耍、去探索。 一、春夏之季,花草为趣

春夏之季,幼儿园对面的山坡上长满了野草、野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于是我和孩子们商量着生成了《野草野花》这一主题活动,将教育融进了自然社会的露天大课堂。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带孩子们去山坡上拔野草、摘野花。尽兴的玩过之后,大家坐在田中,手里拿着刚刚摘下的野花,我启发幼儿观察花的颜色、形状、香味、花瓣数等,并把采摘的野花、野草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如按花的大小、颜

- 1 -

色,草叶的形状分等。满载而归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毛线、瓶罐等辅助材料,引导他们进行小制作。有的幼儿把花插在易拉罐、可乐瓶中,组成一瓶花;有的把野花粘在纸上,拼成漂亮的图案;有的用简易针线把花朵穿成一串当作项链、手镯;还有的把花瓣夹在本子里做标本等等。看着活动中孩子们那认真的态度、专注的神情、开心的笑容,一切都使我深深地感悟:创新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二、丰收之秋,主题多多

不知不觉中秋天到了,幼儿园的东西两面都是一片金灿灿的玉米地。于是我启发孩子收集与玉米相关的材料,并把孩子们收集来的玉米棒子和玉米皮、玉米秧等放在自然角,设计了主题活动《玉米》,分《认识玉米》、《玉米从哪里来》、《有趣的玉米皮》、《玩玉米梗》四个活动。我们事先联系好一块等待收获的玉米地,带幼儿到地里观察、认识玉米秧的根、茎、叶、穗等。看到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看着他们累的满头大汗,许多幼儿都争着将自己带来的水给农民伯伯喝,帮他们擦汗,并把散落的玉米拾起来,在我的启发下还念起了古诗《悯农》,并深刻领会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有了对玉米的感性认识,接着我设计了《我从哪里来》,从播种开始,让孩子了解玉米的生长过程。为了让幼儿对玉米有个系统的认识。我们组织孩子齐动手磋玉米粒,还用土工具把玉米粒碾成渣,再把渣磨成面。成品虽然粗糙了一些,但孩子们依旧睁大了好奇的双眼,争着来磨磨。

《有趣的玉米皮》是让幼儿利用玉米皮及一些辅助材料通过编、剪、折、贴、上色等方法做成美工作品。有专家指出:幼儿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才能引发他们自我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我们和孩子一起把玉米皮编成辫子,搓成绳子,做成草包、草垫子、草鞋等。当孩子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些熟悉的材料变成一个个美丽、精巧的艺术品时,那一瞬间,自信与快乐围绕着所有的孩子,他们在自己的天空中尽情地放飞着快乐与梦想。这样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体现了幼儿的参与性,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更

- 2 -

让幼儿知道“变废为宝”的道理,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美丽!

《玩玉米梗》是把收集来的已经晒干并整理好的的棒秧,放在操场上拼摆成宽度不同的“小河”,我和孩子们一起玩“跳河”的游戏,有的双脚跳,有的单脚跳,玩得不亦乐乎;此外,我们还把部分玉米桔截成小段,让孩子玩自由拼摆的游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让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实践中学,把孩子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是孩子学习的最佳途径。除了开展《玉米》的主题活动,在《丰收的果实》大主题活动中,我们带幼儿去红薯地挖红薯,红薯虽然是农村孩子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之一,但是当孩子亲手挖出大红薯时,那高兴劲儿简直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拿着挖出来的大红薯,我们一起仔细观察,了解了红薯的个很大,长在地下,有长圆形、椭圆形等不同的形状,皮有红色、白色和紫色的。红薯秧和叶是绿色的。随后,让幼儿品尝番薯、制作番薯干。还把红薯秧做成项链、耳环等装饰自己,孩子们自是兴奋的兴高采烈。此外,我们还收集各种各样的豆子:有红红的赤豆,白白的扁豆,绿绿的绿豆,黑黑的黑豆,品种多样的黄豆等。通过收集学习,孩子们对这些豆宝宝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赤豆可以做豆沙,黄豆可以做豆浆和豆腐,绿豆可以煮绿豆汤等,还用这些豆宝宝进行美工创作,粘贴出的小鸭、蝴蝶、房子、企鹅等造型,栩栩如生。我们还将豆豆装进果奶瓶或易拉罐里做摇铃,敲击出一首首“乡村之歌”!

三、关注身边,泥土成题

身处农村的孩子,经常与大自然接触,他们随时都会接触到某一自然物,并产生探究欲望。有几天下雨了,大部分孩子穿着雨鞋进教室,也把泥巴带进了教室。泥巴脱落在教室的浅色地砖上,是那么的醒目。下午放学后,我扫地时竟收出了半簸箕泥土,孩子们围着,议论不停:“这么多泥土哪里来得?”当弄清楚是他们的雨鞋上掉下来的,他们又发现问题了:“我带进来时是一条一条的,现在怎么变成碎末了?”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点,我把泥土引进课堂,紧接着把石头也“搬”了进来,生成主题活动《泥土和石头》,让幼儿们尝试着用最简单的办法分出泥土和石头,在玩中了解他们的特点和用途,比如

- 3 -

给泥娃娃和石头宝宝洗澡,玩泥巴和石头,孩子们还用石头铺路、搭桥,用泥巴搓汤圆、做油条,用泥巴做小动物的身体,小石头当动物的眼睛等。在这个手脑并用、手脑相长的主题活动中,不仅促进了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同时也促进幼儿脑部的发育,达到俗话所说“心灵手巧”的目标。

总之,所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为我们农村园带来了特色、带来了活力、更带来了希望。由于我们立足农村、面向大自然,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发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促进了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探究,使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从而使我园的主题教育活动更具实效性!

- 4 -

在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的一点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99s3iqt141z4g1ryu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