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城市,分析说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运用地图说出珠江的源头,所注入的海洋,沿途流经的省区、主要的支流以及主要的入海口。
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原因,并能找出农业发展的特色和有利条件。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 习 过 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位置与范围 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_________,濒临_________。其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地形、气候与河流 1.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形 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__为主,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 3.气候:_________________ 4.珠江: 第1页/共4页
(1)珠江的主干流_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_,流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四省区。主要支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珠江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珠江的独特景观。 (3)读教材图8.3,找出珠江的8个主要入海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地形、气候、水源、劳动力方面分析) 【达标检测】 1.珠江的主干流及其发源地分别是( ) A.西江、西藏唐古拉山 B.东江,福建武夷山 C.西江、云南乌蒙山 D.北江、广东南岭 2.具有“三江汇合,八口分流”的是哪条江河的独特景观?(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钱塘江 3.珠江三角洲的地形是以( ) A.山地为主 B.平原为主 C.高原为主 D.盆地为主 第2页/共4页
4.关于珠江三角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 是广东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地区 ② 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③ 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④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高粱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各组城市中,均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广州、佛山、东莞、珠海 B.广州、株洲、湛江、汕头 C.广州、南宁、南昌、厦门 D.广州、深圳、海口、三亚 6.珠江三角洲一些镇区至今还保留着岭南特色民居--“骑楼”.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骑楼”的设计反映了珠江三角洲气候 ( ) A.夏季炎热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终年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多雨 7.我国“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典范,以基塘农业著称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东北三江平原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 D.华北地区 【拓展阅读】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
第3页/共4页
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农业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顺德、南海等市。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之处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第4页/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