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光载无线通信ROF-姜希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3:32: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测,它本质上就是个模拟传输系统。因此,信号损伤,比如在模拟通信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噪声和失真,在RoF系统中也就显得影响比较大了。这些损伤很可能影响ROF系统的噪声系数和动态范围[5]。模拟光纤链路中的噪声源包括激光相对强度噪声,激光相位噪声,光电二极管霰弹噪声,放大器热噪声和光纤色散等。ROF系统中的单模光纤,色散的影响 可能限制光纤链路的长度并造成相位的非相关进而增加了RF载波的相位噪声[1]。RoF系统中的多模光纤,模式色散会更大的限制链路带宽和距离。

光纤具有的巨大带宽的利用也受到了电子系统固有的低带宽的限制,这些电子系统恰恰是传输信号的信源和接收器主要部分。这个问题被称作“电子瓶颈”。有效的复用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大法宝。如今OTDM和DWDM技术已经被应用在数字光系统中了。至于包括ROF技术、子载波复用(SCM) [6] 技术等在内的模拟光系统也被提出来提高光纤带宽的利用度。

10

第三章 有关ROF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ROF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用光波传送无线信号,并且在基站产生受基带信号调制的微波/毫米波载波,同时要克服光纤色散对无线信号的影响[8]。另一方面,ROF技术方案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因为系统成本尤其是基站设备和维护成本决定了ROF技术是否有实用价值。

3.1 ROF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用光学的方法生成毫米波,具有便捷、易调节和便于与光纤传输系统集成的优点,是国际上ROF技术研究中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方向。目前从事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有日本、韩国及欧美的一些国家,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基站和中心站间的毫米波产生和传输技术[9]。目前,在毫米波ROF技术研究方面国外提出的比较有价值的方案大致有四种:直接调制技术、上下变频技术、光自外差技术、电吸收收发器技术。

3.1.1 直接调制技术

直接调制技术的原理就是用毫米波副载波直接调制光波。一般光波的调制方法主要分直接调制和外调制。直接调制虽然简单,但不能保持激光器频谱稳定,而且无法工作在10GHz以上,所以不适合用于毫米波调制。外调制采用独立的光源和调制器,发光器件和光调制器都能够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外调制器可以工作在更高的频段。

图3.1 直接调制技术系统结构

11

外调制技术方案是在CS中用基带信号调制毫米波副载波,然后再用光调制器把己调毫米波信号调制到光波上。图3.1是采用外调制法的系统结构,CS中将毫米波本振源的输出信号一分为二,一路先经过毫米波调制器与基带信号混合,成为携带基带信号的已调毫米波(59.6GHz),然后通过电吸收光调制器(EAM)对光波(波长λ1)进行强度调制,另外一路纯净的毫米波(57GHz)通过电吸收光调制器(EAM)对光波(波长λ2)进行强度调制。基站中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将接收到的两个波长的光波分路,用高速的光探测器对携带基带信号的一路(波长λ1)光波进行检测,就直接生成已调毫米波信号(59.6GHz)。另外一路(波长λ2)光波用作BTS上行光源,通过电吸收光调制器(EAM)用接收到的来自无线用户的毫米波信号(59.6GHz)对携带57GHz副载波的光波进行调制的同时,已经将59.6GHz信号变成了光波上携带的2.6GHz信号,,然后经过光纤传送回中心站。

直接调制技术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所产生的光双边带信号(DSB)在光纤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光纤色散的影响。假设使用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高于1300nm的光DSB信号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其下边带(LSB)滞后于上边带(USB)。而在基站光信号接收端,LSB和USB波分别携带的毫米波副载波分量,经平方律探测器产生差拍,差拍产生的毫米波信号沿光纤轴线呈周期性的衰落。总的来说,外调制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光纤色散影响较严重,调制深度不高,有非线性响应。另外从经济角度考虑,中心站需要毫米波本振和毫米波调制器,尤其是基站也需要使用毫米波段的光调制器,这些器件都是相当昂贵的,不利于实际系统的推广。

3.1.2 上/下变频技术

上/下变频技术在中心站中使用中频信号(1-3GHz)作为副载波,数据信息调制在中频信号上,已调制的中频信号再直接调制光波[10]。基站中需要毫米波本振源,进行中频信号的上变频和毫米波信号的下变频,分别应用于基站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实现上变频和下变频有两种不同的技术,既可以在电信号域实现,又可以在光信号域实现,如图3.2所示。

12

图3.2 上/下变频技术ROF系统结构图

图3.2(a)是以电的方式实现上下变频的系统结构,在基站中经探测器直接提取中频副载波,并与基站中的毫米波本振源直接混频,将中频副载波上变频到毫米波频段。图3.2(b)是以光的方式实现上下变频,在基站中不使用电的毫米波本振源,上/下变频所需要的毫米波载波用一个前向反馈光场调制模块产生。这个光模块包括了两个独立的相位噪声相关的激光器,用两路光波差拍生成的低相位噪声的毫米波信号作为上/下变频的本振信号。

上/下变频技术使得光纤链路中传输的是中频副载波信号,因而受光纤色散的影响小,但缺点是变频效率不高,基站中需要毫米波本振和毫米波混频器,或者需要两个激光器差拍得到毫米波信号,使基站设备非常复杂。

13

搜索更多关于: 光载无线通信ROF-姜希振 的文档
光载无线通信ROF-姜希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gey9k36n75cln2zb97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