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技术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22:5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F按规范要求留置砼试块,要有标养的试块,还要有同条件养护的试块。 4)回填土保证措施

A回填土应采用无杂物的素土,其有机质含量不得大于8%,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B回填土必须分层回填,每层虚还厚度不得超过250mm,(指用蛙夯夯实),分层用蛙夯夯实。

C压实系数要符合设计要求。

九、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A施工排水应编制施工设计,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排水量的计算; b)排水方法的选定;

c)排水系统的平面和竖向布置,观测系统的平面布置以及抽水机械的选型和数量;

d)排水井的构造,井点系统的组合与构造,排放管渠的构造、断面和坡度; e)电渗排水所采用的设施及电极。

f)施工排水系统排出的水,应输送至抽水影响半径范围以外,不得影响交通,且不得破坏道路、农田、河岸及其他构筑物。

g)在施工排水过程中不得间断排水,并应对排水系统经常检查和维护。 B当管道未具备抗浮条件时,严禁停止排水。

a)施工排水终止抽水后,排水井及拔除井点管所留的孔漏,应立即用砂、石等材料填实;地下水静水位以上部分,可采用粘土填实。

b)冬期施工时,排水系统的管路应采取防冻措施;停止抽后应立即将泵体及进出水管内的存水放空。

c)采取明沟排水施工时,排水井宜布置在沟槽范围以外,其间距不宜大于150m 。 d)在开挖地下水水位以下的土方前,应先修建排水井。

45

e)排水井的井壁宜加支护,当土层稳定、井深不大于1.2m 时,可不加支护。 f)当排水井处于细砂、粉砂或轻亚粘土等土层时,应采取过滤或封闭措施。封底后的井底高程应低于沟槽槽底,且不宜小于1.2m。

g)配合沟槽的开挖,排水沟应及时开挖及降低深度。排水沟的深度不宜小于0.3m。 h)沟槽开挖至设计高程后宜采用盲沟排水。当盲沟排水不能满足排水量要求时,宜在排水沟内埋设管径为150~200mm 的排水管。排水管接口处应留缝。排水管两侧和上部宜采用卵石或碎石回填。

i)排水管、盲沟及排水井的结构布置及排水情况,应作施工记录。

j)井点降水应使地下水水位降至沟槽底面以下,并距沟槽底面不应小于0.5m。 k)井点孔的直径应为井点管外径加2 倍管外滤层厚度。滤层厚度宜为10~15cm。井点孔应垂直,其深度应大于井点管所需深度,超深部分应采用滤料回填。 l)井点管的安装应居中,并保持垂直。填滤料时,应对井点管口临时封堵。滤料应沿井点管四周均匀灌入;灌填高度应高出地下水静水位。

m)井点管安装后,可进行单井或分组试抽水。根据试抽水的结果,可对井点设计进行调整。

n)轻型井点的集水总管底面及水泵基座的高程宜尽量降低。滤管的顶管高程,宜为井管处设计动水位以下不小于0.5m。

o)井壁管长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井点管安装高程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

B减小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a)地基的不均匀变形有可能使建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用功能。特别是高压缩性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以及软硬不均等不良地基上的建筑物,如果考虑欠周,就更易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损坏。因此如何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损害,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若事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从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观点,在建筑、结构或施工方面采取措施,往往可以减小由于不均匀沉降对结构产生的危害。建筑物高低变化太大,地基各部分所受的荷载不同,也

46

易出现过量的不均匀沉降。 b)控制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

长高比大的砌体承重房屋,其整体刚度差,纵墙很容易因挠曲过渡而开裂。合理布置纵、横向,是增强砌体承重结构房屋整体刚度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房屋的纵向刚度较弱,故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纵墙的挠曲破坏。内外纵墙的中断、转折,都会削弱建筑物的纵向刚度。地基不良时,应尽量使内、外纵墙都贯通。纵横墙的联结形成了空间刚度,缩小横墙的间距,可有效地改善房屋的整体性,从而增强了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 c)设置沉降缝

用沉降缝将建筑物(包括基础)分割为两个或多个独立的沉降单元,可有效地防止不均匀沉降发生。分割出的沉降单元,原则上要求满足体型简单、长高比小以及地基比较均匀等条件。为此,沉降缝的位置通常选择在下列部件上 1>复杂建筑物平面转折部位

2>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3>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变化处 4>建筑物的高度或荷载有很大差异处 5>建筑物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缝两侧的结构相向倾斜而互相挤压。 d)相邻建筑物基础间满足净距要求

由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可知: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会使土中的一定宽度和一定深度范围内产生附加应力,从而地基将发生变形。在次范围之外,荷载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可忽略。如果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太紧,同期修建会相互影响,特别是建筑物轻重差别太大时,轻者受重者的影响;非同期修建,新建重型建筑物或高层建筑物会对原有建筑物产生影响,而使被影响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开裂。

47

e)调整建筑设计标高

建筑物的沉降会改变原有的设计标高,严重时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而可能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调整:

1>根据预估的沉降量,适当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 2>将有联系的建筑物或设备中,沉降较大者的标高适当提高 3>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

4>当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预留足够用的尺寸的孔洞,或采用柔性管道接头等

十、地下管线、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保护措施

1)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A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敷设图,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

B项目部进厂后立即调查施工现场和基坑周围地上、地下的各类管线的种类、位置、埋深,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敷设图,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

C基坑开挖可能暴露的管线,提前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进行物探勘测,及时提出整改或加强方案,并进行试挖,做出地面保护标识。

D基坑开挖影响不到的地下管线,在现场布置时,不得占压,如果有特殊要求,则按实际情况采取相关措施。

E基坑周围30米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设置沉降标志,施工期间有专人观测、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报请总公司和其他相关人员研究解决。

F对煤、水等敏感线路做好标示图,重要管线要在地面设置明显标志,如有可能发生危险的部位进行加固。

G建筑地上的管线,影响施工的高压线,搭设防护架子进行保护。

H防止沉降方面,施工时在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时、定期进行观测。做好记录,保证沉降合理。

2)室外临时电路保证措施

48

搜索更多关于: 技术标 的文档
技术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h4y9to7n4n25q6n2ad_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