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 。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 。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最近,第三个中译版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时至今日,( )。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拾起了此前研究的遗珠弃璧。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 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 ,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 ,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弥足珍贵独辟蹊径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硕果仅存异军突起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弥足珍贵独辟蹊径顺藤摸瓜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B.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
C.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D.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并循着学术进步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成熟;但很难遗忘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
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关于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得过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瘟疫与人》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六、语言表达
(★★) 8 .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武汉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写的自荐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贵校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人文底蕴深厚,综合实力不一般。并且贵
校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我垂青已久。贵校名师云集,有很多杠杠的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更是在全国名噪一时,我期盼能成为这个专业的学生。
我正值高三复习的紧张时刻,拔冗给您写信,若有词不达意之处,请见谅。
(★★★★) 9 .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品行扎实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接孟氏之芳邻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放下身段孟母三迁光明磊落埋头苦干近朱者赤
七、材料作文
(★★★★) 10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