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普通高中学科特色建设与学生特质发展的建议
作者:杨勇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6年第06期
摘 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科建设上要注意与学生特质发展相结合。本文以生物学科为例,在分析学生特质发展对生物教师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普通高中生物学科特色建设与学生特质发展深度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中;特色建设;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54-02新课改下,要求学校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特质发展,实现学生素质提高,以便为社会培养更多适用性、全能型人才。高中生物学科特色建设对于学生特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一、学生特质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一)加大特色教师培养力度
作为知识的有效传播者,特色教师发挥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对教师而言,教学水平及教学思想能够对学生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传统教育理念已深入我国教师的思维,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开展特色教师培养,满足学生特质化发展需求。首先,在相关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设定过程中,应保持培训计划的弹性及可选择性,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结合社会发展的全新趋势,对教师展开多样化评估活动,为实现特色教师培养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在特色教师选拔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扩大选拔范围,针对有特殊能力、特殊贡献的教师,打造一条“绿色通道”,使其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三,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为骨干教师提供更高水平的工作平台,使其具备的示范及引领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带动更多的教师尽快实现发展目标。从而采用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的特色工作能力进行有效评估,使骨干教师明确发展方向。 (二)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项目引导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当以项目引导方向为主,让项目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效用。作为日常学习活动中的一种简单教育方式,项目学习的最终成果可以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因此,在不影响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教师应采取多样化措施,使项目具备的社会意义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