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4 19:5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

为加强各类安全事故、事件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根据各级管理部门关于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目的

为对事故进笔分析统计,为事故统计、分析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厂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 3、职责

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事故分析统计

3.2其他部门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事故统计工作。 4、管理内容 4.1统计指标

1)、事故发生率、事故起数; 2)、死亡事故率、死亡人数;

3)、造成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事故率,造成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人数; 4)、无工作日损失的伤害事故率,无工作日损失的受伤人数; 5)、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 4.2统计的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情况、包括事故单位、规模、从业人员等;

2)、事故概括,包括事故发生地点,发生日期(年、月、日、时、分),事故类别,事故主要经过,事故原因,损失工作日直接经济损失、起因物、致害物、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结案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伤亡人员情况,包括人员伤亡总数(死亡、重伤、轻伤)本企业人员伤亡(死亡、重伤、轻伤)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职业、伤害部位、伤害程度、受伤性质、就业类型、死亡日期等、 4.3统计计算 1)统计分析的依据

(1)、在事故调查、登记、建档基础上进行事故统计大量的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必然的趋势,达到对事故进行预测和预防。

(2)、事故统计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事故资料的统计调查加工整理综合分析;

(3)、采用各种手段收集事故资料,将大量零星的事故原始资料系统全面地集中起来进行分析。

(4)、事故调查项目,应按事故调查目的设置,(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龄、工种、伤害部位、伤害性质、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起因物、致害物、事故类型、事故经济损失、休工天数等。)项目的填写方式,可采用数字式,判断式或文字式。 2)计算

(1)、工伤事故频率计算

月工伤事故频率=当月工伤事故人次/当月职工总人数X100%

年工伤事故频率=当年工伤事故人次总和/当年12个月职工总人数平均值X100%

(2)、百万工时死亡率计算

百万工时伤害率=伤亡人数/实际总工时数(百万工时)X100% (3)、未遂率计算

未遂率=未遂事件/(实际事故事件总数)X100% 4.4分析整理 1)统计资料分析

一般以本月或过去12个月为标准,对下列内容进行分类: (1)、事故发生的原因及事故的种类; (2)、每个部门发生的事故的起数; (3)、伤害事故发生的时间特性; (4)、一般伤害事故发生的地点; (5)、导致事故发生的致害物; (6)、事故导致的伤害部位; (7)、受伤人员的年龄结构;

(8)、违章、受伤或死亡职工为厂那一阶段的雇员; (9)、导致事故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和环境; (10)、职业卫生重要因素;

搜索更多关于: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 的文档
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6yoh0n27g0daes3y3831emx02sb1m00vo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