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 Ca 4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必须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第Ⅱ卷则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或不答的均得0分。) 1.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原子学说
B.发现元素周期律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2082.1996年2月,德国某研究所在高能加速器中,将7030Zn撞入一个82Pb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后,合成一
种人造超重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内中子数为 A.278
B.277
C.166
D.165
3.最近,医药界通过用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有关14C的正确叙述是
A.与12C60中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B.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C.是12C60的同素异形体 4.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 C.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A.钠元素
B.氯元素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氢氧化钾和硫酸中和 C.碘元素
D.铁元素
D.与12C、13C互为同位素
5.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活性炭吸附
C.葡萄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
7.已知A的质子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质子数为 A.x+5 B.x-5 C.x+1 D.x-1 8、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SO2(HCl) 气体 稀硫酸
SO2
Ba(NO3)2
NaOH NaOH溶液
Na2CO2 Na2SiO3溶液 ① ② ③ ④ A.图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C.用图③所示实验装置制备BaSO3沉淀 D.图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SO2中的HCl
1
9.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质问题的是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10.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NO B.NH3 C.O2 D.CO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 CH3COOH+NH3 == CH3COONH4
--
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 HCl+OH== H2O+Cl C.碳酸钙溶于醋酸 CaCO3+2H+ == Ca2++H2O+CO2↑
-
D.金属钠跟水反应 2Na+2H2O == 2Na++2OH+H2↑ 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H 、Na、CO32、Cl B.Ag、Al3、NO3、H
++--++--
C.K、H、SO42、OH D.Ba2、Na、Cl、SO42 13.在实验室中,对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 B.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是铝合金 C.目前世界上用途最广的合金是钢 D.合金比纯金属更适合做导线 15.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酸性: H3PO4 > HNO3 B.稳定性: HBr > HCl C.金属性: Na > K D.非金属性: Cl > S
点燃
16.对于放热反应2H2+O2 ====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 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 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02具有的能量相等
17.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投入到少量稀盐酸中进行实验,实验测得氢气的产生速率变化情况如图曲线所示,对该
曲线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从t1→t2的主要原因是镁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
温度升高
B.从t1→t2的主要原因是镁与水反应,致使酸的浓度升高 C.从t2→t3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镁体积减少 D.从t2→t3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低
18.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19.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 +4e=4OH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2
-
-
-
-
[来源学科网]
A.负极,并被氧化 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 D.正极,并被还原 20.可逆反应:2NO2(g) 2NO(g)+ 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1.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可能为 A.铝
B.铜
C.锡 D.硅
22.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
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快
23.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B.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D.先通过足量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混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24.已知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但如果在铜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种盐,就能发生反应,且有气体、有
沉淀产生,则该盐是 A.FeCl3 B.Ba(NO3)2 C.Na2SO4 D.KCl 25.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A.加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是否变蓝 B.将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看是否变红 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D.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来源学科网ZXXK]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全部选对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1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 26.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H2O
B.BF3
C.CCl4
D.PCl3
2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C.滴加少量98%浓硫酸 28.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合成氨工业中将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 B.N2和O2经放电生成NO
C.通过加压、降温等方法将氮气转变为液态氮 D.NH3被H2SO4硫酸吸收生成(NH4)2SO4 29.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有共价键的是
A.HCl B.KOH C.CaCl2 30.右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
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
3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D.不用铁片,改用同质量的铁棒
D.NH4 NO3
? ?正 ?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到达限度 C.t2- 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9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2 3 ⅠA ⑤ ⅡA ⑥ ⅢA ⑦ ⅣA ① ⑧ ⅤA ② ⑨ ⅥA ③ ⑩ ⅦA ④ 0 (1)写出①、③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两种,化学式是: , 。 (2)写出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和②元素气态氢化物结构式 , 。
(3)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性最强;________碱性最
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
32.(6分)X、Y、Z三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
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硝酸工业和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X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 (2)Y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Z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
33.(7分)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制取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所制得气体中常含有少量杂质气体,为了得到纯净的氨气并加以检验,请在下列装置或试剂中,根据要求作出适当选择,并将编号字母填入表中的空格处。 ....(1)装置:
A
B
C
D
E
F
G
H
(2)试剂: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d.饱和NaHCO3溶液
e.碱石灰 f.品红溶液 g.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