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 6:02: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4分)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C.形成河口三角洲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D.迫使河流改道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12:读图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贝壳堤距今时间越远,距海就越远,说明有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A选项,形成新的贝壳堤。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因此错误;C选项,形成河口三角洲,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河流所带来泥沙的堆积,不符合题意;D选项,迫使河流改道,图中并没有显示有河流改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在读图,把图和材料结合,进行分析.

9.(4分)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专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有: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解答】解:读图可以看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贝壳堤的形成时间距今不一样,距海的距离有差异,说明在距今几千年中,河流入海口处位置发生多次变化,贝壳堤外主要是由于泥沙的堆积使得距海越来越远,因此说明泥沙沉积量大。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读图看贝壳堤位置的变动,得出结论.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如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4分)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B.高山冰雪带

D.常绿阔叶林带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12:读图题;36:图文结合思想;45:利用地理规律;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有: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磷高积累区位于海拔4000米处。

A选项,由磷高积累区的海拔可以知道大致为高山草甸带;

B选项,由图可知高山冰雪带应该在山地的海拔最高处,不符合题意; C选项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所需水分和热量应该更充足,海拔应该较低,不符合题意;

D选项,因为该地位于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所以常绿阔叶林带应该为山地的基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需要对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植被的海拔有很好的掌握.

11.(4分)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考点】37: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

【专题】12:读图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有: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由图可以看出磷高累积区在海拔4000米处,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土壤含水量较低。

A选项,大气温度较低,不正确,因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2000~3000米处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B选项,从材料中可知生物生产量较低与磷累积无直接关系;

D选项,地表径流量较小,2000~3000米处海拔较低,河流从高处流向地处,径流量应该较大。

C选项土壤含水量较低,因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因此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结合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

律读图和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二、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1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如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全国1卷、一卷、I卷)(含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4j94dxxa5nrap1rg1l036aw5tvqk00xq9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