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50题 每题1.5分)
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降低就业年龄 B. 鼓励妇女就业 C. 人口迁移 D. 出生率稳定 2. 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A. 老龄化严重 B. 死亡率较低 C. 人口迁移 D. 出生率过低
20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时期大量的人口流入东莞。现今,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频繁出现了企业“东南飞”的外迁现象。而东莞的制造业也逐渐由“代工厂”向“梦工厂”实现漂亮转身。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 影响人口“孔雀东南飞”的主导因素是( )
A. 家庭因素 B. 气候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策因素 4. 下列工厂属于“梦工厂”的是( )
A. OPPO智能手机厂 B. 电子装配厂 C. 普通服装厂 D. 皮鞋箱包厂 5. 企业“东南飞”的目的地是东南亚,那么对东南亚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推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读我国2000年和2010年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1 -
6. 由图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较快,其原因有 ①中、青年人大量外迁②出生率上升③老年人口寿命延长④二孩政策的推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7. 2010年下列地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A. 青藏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云贵地区 8. 从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特点有 ①老龄化程度整体加深②深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③浅度老龄化地区由分散到集中连片④未达老龄化地区稳定、变化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9.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10.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对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 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读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 2 -
11. 下列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为乳畜业 B. ②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 C. ③地区为大牧场放牧业 D. 三地区均为传统农业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国东北部农业地域类型与①地区的相似 B. ②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草场面积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是③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D.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③地区提高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读某市城郊农业分布模拟图,回答下面小题。
13. 形成此种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便利 B. 市场需求 C. 地势平坦 D. 气候适宜 14. 该市所在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混合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季风水田农业
15.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
- 3 -
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A. 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 炼铝、制糖、啤酒生产 C. 汽车、造船、水泥 D. 炼铜、奶制品、制鞋 .
读下面“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人类活动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改造比较明显的是 A. 农业机械、化肥 B. 饲料加工、科技 C. 灌溉水源、大棚 D. 优良品种、城市
17. 该地区由小麦种植改为蔬菜种植,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消费市场的扩大 B. 国家政策的调整 C.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