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施工中的钢筋绑扎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讲述了监理在滑模施工中如何对钢筋绑扎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关键字】滑模施工 钢筋绑扎 质量控制
滑模施工由于其独特的优点——模板一次成型,连续施工,砼出模后一次成型,减少了抹灰层,因此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效。目前被广泛用于砼筒库、水塔、烟囱等构筑物和某些构造简单的建筑物施工中。
然而,正因为滑模施工的连续性,给钢筋绑扎的质量控制带来了特殊的困难——不能分批报验,必须跟踪检查,及时隐蔽。因此,不采取特殊的综合管理手段,钢筋绑扎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笔者经过多年的监理实践,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1. 认真编制监理细则 1.1. 确定质量控制点:
根据滑模施工中钢筋绑扎的质量要求确定质量控制点如下:(1)原材料质量;(2)钢筋规格;(3)下料长度;(4)保护层;(5)间距;(6)搭接长度、位置、同一截面搭接比例;(7)骨架筋的位置及安装质量;(8)防雷引上线焊接质量;(9)预埋件规格、位置。
1.2. 质量控制点的特点:
(1)原材料质量:滑模施工中钢筋绑扎中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与一般结构钢筋绑扎相同。
(2)钢筋规格:筒库滑模施工中竖向钢筋及环向钢筋的规格一般随筒库的升高,逐渐减小,必须认真熟悉图纸。
(3)下料长度:筒库施工中,由于竖向钢筋上方无法固定,为防止竖向钢筋倾斜过大,一般下料长度不易过长,应根据钢筋规格相应调整,环向钢筋由于考虑环筋在各个方向上搭接均匀,一般都设计在固定角度处搭接,因此必须根据筒库直径和角度计算出环筋下料长度。
(4)保护层:滑模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垫块不宜固定,因此必须采取特殊方法解决。 (5)间距:竖向钢筋由于上口无法固定,东倒西歪现象较多,因此绑扎每一根环筋时必须对竖向钢筋进行调整,否则积累误差后,很难控制竖筋间距;环筋间距设计时一般是利用骨架上根据环筋间距Ф4钢筋搁栅来控制,因此一方面要注意设计中环筋间距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对搁栅的间距加以验收。
(6)搭接长度:竖向的搭接长度除注意钢筋的规格变化外,还要注意搭接的及时性,因为如果上一根钢筋已被砼埋入过多,使得下一根钢筋搭接长度不够时很难控制,再则
竖向钢筋同一侧或内、外侧的钢筋搭接是相互错开截面的,如果不注意搭接的及时性和搭接长度的准确性,就会破坏开始错开的顺序,结果后会出现多根竖向钢筋搭接在同一截面上。
(7)骨架筋位置及安装质量:设计骨架筋的目的是控制内、外圈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和环筋间距,因此骨架筋的作用很大,但是如果安装不好可能出现以下问题:①骨架筋安装径向倾斜,随着滑模上升,骨架筋一侧超出模板,造成Ф4搁栅挂模。②骨架筋安装不垂直于库壁,造成内、外层钢筋距离变小,保护层加大。
(8)防雷引上线焊接:一般设计中,以结构钢筋从基础到筒库顶闪光对焊焊接作为防雷引上线,因此钢筋的焊接质量和是否漏焊是质量检查的重点,每根引上线必须用红漆标记,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
(9)预埋件规格、位置:筒库滑模施工中各类预埋件,预流孔洞教多,位置较难确定。
1.3. 根据以上特点,监理对策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质量控制点名称 原材料 钢筋规格 下料长度 保护层 钢筋间距 搭接长度 骨架筋质量 防雷引上线质量 预埋件质量 范要求 操作平台上挂牌标明 每工班配筋情况(分段) 根据图纸要求下料长度准确 用竖筋定位环控制 竖筋用定位环控制 环筋在内外模上标记位置 竖筋用定位环控制,及时搭接,环筋在内外模上标记位置 Ф4钢筋搁栅间距正确,安装垂直度控制好 红漆标记,报验手隐蔽 操作平台上挂牌标明每工班预埋情况 施工要求 钢筋质保书和试验频次,符合规监理控制 见证试验 检查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 检查 验收 检查验收 2. 有针对性的审查施工方案
根据以往施工中经验,以上控制点中竖筋间距、保护层和搭接长度是施工中最难控制的。笔者在审查施工方滑模施工方案中建议在提升架上增设竖筋控制系统。具体方法是在提升架上根据内、外模位置固定焊两圈钢筋环,在圆环上根据竖筋间距和直径焊接定位环,环径是竖筋直径的2倍,每个定环定位一根竖向筋,定位环离砼浇筑面的高度
应根据竖筋最大直径的搭接长度确定(即搭接前钢筋滑出定位环时,定位环与浇筑面的距离正好满足搭接长度要求),定位环中心离模板内边缘的距离等于钢筋保护层加环筋直径。施工单位只要能认真做好这一步,竖筋的间距、搭接长度和保护层厚度就得到较好控制。此外,提升架上的竖筋定位钢筋环要与模板园度保持一致,不能马虎了事。由于提升架提升不同步可能引起钢筋环变形和损失,要及时修复。以上建议得到了施工方的采纳取得良好的效果。
虽然从技术上采取了以上措施,使滑模中钢筋绑扎质量在宏观上得到了保证,但由于滑模施工的特殊性、复杂性,往往还存在许多由于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高、自觉性不强,造成下列缺陷:(1)提升架处往往由于提升架较宽且占住了固定环的位置,施工人员少放一根竖筋;(2)下层竖筋滑出固定环后,施工人员不及时补插竖筋,造成竖筋搭接长度不够;(3)环向钢筋绑扎;(4)搭接长度不够;(5)锚固在提升架上的固定环脱落及变形后,施工人员不整改,造成固定环作用失效等。 3. 采取旁站随机检查和一定的经济处罚相结合的监理方法。 滑模施工中的钢筋绑扎及时验收及时隐蔽,因此要求监理实行旁站监督是必要的。监理首先应检查每工班挂牌技术交底内容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各质量控制点的质量要求,督促施工单位自检人员检查,监理进行抽查。以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施工单位不派自检人员或所派自检人员不负责或责任专心差,施工人员由于质量意识差或人员少,进度跟不上滑模提升速度或工作时间长,疲劳,能少做一点就少一点等等原因,总是不能真正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总要差一点。监理开始时严格按要求令其整改,总算能随叫随到,整改后继续施工,还是老样,接着是不说不改,再者是说了拖拉应付,最后就是叫苦、抱怨,甚至与监理发生冲突。时间长了,施工人员产生了惰性和应付心理,监理人员对一些通病也就可能熟视无睹。因此,我们采取旁站,随时检查与惩罚有机结合的办法,以增强施工单位自检力度和施工人员的自觉性。为了使处罚有据可循,我们配合业主在施工合同中的质量奖罚条款进行分解的同时,制定了考核细则(并征得了施工方的认可),在下列方面不符合要求者视重要程度进行100元~500元数量不等的处罚。具体内容如下:
3.1技术交底:滑模平台上未按要求每工班进行技术交底或记录不全者;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钢筋规格、间距、搭接长度、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比例、保护层厚度、埋件及预留孔位置等;
3.2 筒壁竖向钢筋高出模板部分必须设1-2道环筋临时固定,做不到者; 3.3竖向间距偏差大于规范允许范围±20mm者; 3.4水平环筋间距偏差大于规范允许范围±10mm者;
3.5钢筋接头:水平与竖向搭接长度小于设计值20mm者;水平筋与竖向筋同一截面处的搭接比例不符合设计要求,要整改,一次检查发现多处不符合设计要这者;
3.6骨架筋:严格按图示骨架制作,安装要竖直,数量不足这; 3.7保护层厚度偏差大于规范允许范围10mm者; 3.8防雷接地引上线不报验即隐蔽者;
3.9埋件标高中心误差大于15mm,预流孔中心位置偏差大于15mm者,漏放按合同相关规定视质量事故处理。
4. 加强对施工单位信誉度的考核与督促。 督促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并落实到人。监理要对质检员的行为进行考核,及时与项目经理沟通,对不称职的质检员建议撤职。如发现现在施工中有故意偷工减料的行为应坚决要求返工,施工人数明显少于实际用工应作为偷工行为,督促承包商增加人数,要督促施工单位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实践证明质量好的工程项目必定是一个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干出来的,监理的作用只能通过施工单位的积极配合才能起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