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年产56万吨棒材厂车间设计_毕业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1:3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376 1.12 -0.306 0.128 -0.563 0.267 -0.536 1.27 -0.577 0.252 -0.44 0.41

0.31 0.12 0.18 0.14 0.29 0.20 0.28 0.18 0.29 0.19 0.24 0.19

2.07 1.97 3.33 4.26 7.77 11.5 13.6 25.7 39.5 59.9 68.1 75.7

534.2 461.6 370.1 303.3 314.1 225.5 233.3 167.7 173.8 121.2 133.1 100.48

5.5 5.5 5.5 5.5 5.5 5.4 5.4 5.4 5.55 5.5 -5.7 5.5

105.2 201.6 125.2 202.5 139.3 113.0 130.4 110.0 109.3 115.7 258.9 105.2

第七章 轧制参数的计算及电机和轧辊的校核

7.1轧制压力的计算

7.1.1、计算单位轧制压力

爱克伦得公式是用于热轧时计算平均单位压力的半经验公式。其公式为:

P??1?m??k????(7.1)

式中:m——外摩擦影响系数,

m?(7.2)

1.6fR?h?1.2?h

h0?h1其中:f——轧件与轧辊间的摩擦系数;

f=a(1.05-0.0005t),

对于钢轧辊,a=1

R——轧辊的工作半径;

Δh——每道次的平均压下量;

?——被轧钢材的粘度系数;

?=0.013(14-0.01t)

(7.3)

其中:t——轧制温度

?——平均变形速度,

??2v?hRho?h1 (7.4)

k=9.83(14-0.01t)3(1.4+C+Mn) 其中:C——以%表示的碳含量;

Mn——以%表示的锰含量[5]。 各道次的轧制力及中间数据列于表7-1。 7.1.2 接触面积的确定

在孔型中轧制时,由于轧辊上有孔型,轧件进入变形区和轧辊相接触是不同的,压下是不均匀的,因而接触面积已不再呈梯形。在这种情况下,接触面积亦可近似地按平均高度法公式来计算,此时所取压下量和辊径半径均为平均值,即: Δh=

FHFh-Bb

(7.5)

式中:FH、Ff——为轧前、轧后轧件断面的面积;

B、b——为轧前、轧后轧件的最大宽度。 则,在孔型中轧辊与轧件的接触面积为:

F=

B?b?R??h (7.6) 2 各道次的接触面积列于表7-1中。 7.1.3 轧制力的计算公式

P总=P?F

(7.7)

各公式的计算值列于表7—1。

表7—1 单位轧制力和轧制力 道 次

外摩擦钢材的平均变 影响系粘度系形速度 数 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接 触

K

面 积 F( mm2)

单位轧制 轧制 压力

力 P

数 ? 0.25 0.26 0.26 0.27 0.27 0.28 0.28 0.29 0.29 0.30 0.30 0.31

?(m/s) 0.00250 70.56 0.00193 72.08 0.00458 73.64 0.00435 75.19 0.1088 0.0145 0.0289 0.0309 0.0685 0.0716 0.1202 0.0980

76.74 78.29 79.85 81.40 82.94 84.46 86.03 87.64

P(KN?m) (KN)

0.11 0.13 0.17 0.14 0.20 0.19 0.20 0.22 0.27 0.30 0.31 0.30

17390.30 78.32 7854.830 81.45 11649.91 86.16 5949.73

85.72

1362.00 639.78 1003.76 510.01 1026.95 522.94 588.99 326.99 411.33 227.47 231.65 155.60

11151.59 92.09 5612.79 6164.21 3213.40 3904.01 2071.12 2054.75 1364.98

93.17 95.83 101.76 105.36 109.83 112.74 114.00

7.2 传动力矩的计算

在轧制过程中,在主电动机轴上,忽略动力矩,传动轧辊所需力矩最多有以

下三部分组成即静力矩:

M=Mj=

式中: Mz——轧制力矩;

Mm——总的附加摩擦力矩; Mk——空转力矩。 i——传动比;

i=

Mz+ Mm+ Mk (7.8) ine; nc其中, ne——电机额定转速; nc——轧辊转速。 7.2.1 轧制力矩的计算

按金属对轧辊的作用力计算轧制力矩:

Mz=2Pa=2Pψli (7.9)

式中:P——垂直压力;

ψ——轧制力臂系数; 取ψ=0.55;

li——接触弧长度,li?R??h; (7.10) MZ1=2?1362.00?0.55?260.88?47=165.897KN ?m MZ2=2?639.78?0.55?254.77?12.4=39.55 KN ?m 其他各道次的轧制力矩列于表7—2中。 7.2.2 附加摩擦力矩的计算

轧制过程中,轧件通过辊间时,在轴承内以及轧机传动机构中有摩擦力产生,所谓附加摩擦力矩,是指克服这些摩擦力所需的力矩,而且在此附加摩擦力矩的数值中,并不包括空转时轧机转动所需的力矩。

组成附加摩擦力矩的基本数值有两大项,一为轧辊轴承中的摩擦力矩,另一项为传动机构中的摩擦力矩,即Mm1和Mm2。

Mm=

Mm1+Mm2 (7.11) i

搜索更多关于: 年产56万吨棒材厂车间设计_毕业设计 的文档
年产56万吨棒材厂车间设计_毕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dgl4a1uy5zpak1cslt1is53085cn00i70_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