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北师大版)第六单元雨中情思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靠拢(lǒng) 喧哗(huá) 熹微(xī) 田埂(gěng) .... B.懒惰(duò) 溜冰(liù) 涨潮(zhàng) 强劲(jìng) .... C.摇曳(ya) 徘徊(huái) 龟裂(guī) 踱步(duó) .... D.地壳(k?) 缝隙(xì) 咆哮(páo) 龌龊(wò)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烦躁 名信片 魂牵梦萦 喧嚣一时 B.羸弱 万户侯 改弦易辙 流连忘返 C.精粹 挖墙脚 金榜题名 额首称庆 D.哂笑 核辐射 老生长谈 想入非非 3.选词填空。(3分)
(1)母亲不用老早起来做饭,可以在热被窝里多躺会儿。这一会儿 (功夫 工夫), 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2)阴沟里水满了,白绣球花瓣 (飘落 掉落 洒落 凋落)在烂泥地和水沟里。我把阿荣伯给我雕的小木船漂在水沟里,中间坐着母亲给我缝的大红“布姑娘”。绣球花瓣绕着小木船打转,一起向前流。
(3)人事的 (变迁 变异 变化),尤使我于雨中俯仰低徊。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下雨天,真好》的作者琦君是当代女作家。 B.《雷雨前》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现代作家。 C.《夜雨诗意》的作者是余光中,当代学者、散文家。 D.《雨夜奇袭》选自《星火燎原》,作者是肖华。 5.根据提示默写。(5分,每小题1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 !(李清照《声声慢》)
(3)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委婉细致地表达作者遭受创伤后的愁苦之情的词句是 , , 。
(5)“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雨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的心,请你写出两句与“雨”有关的诗句。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
1
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①只要热爱生命 ②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③既然钟情于玫瑰 ④既然选择了远方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7.自然界中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之间,花草树木之中,江河湖海之上,就像是一个轻巧的使者,探寻着人间的美好,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感受。(4分)
(1)班级要举行一次以“话雨”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将设计一段怎样的开场白?(2分)
(2)语文课代表计划编写一本有关“雨”的文学作品集,请你帮助课代表给作品集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1分)
(3)班级举行诗词背诵大赛,要求必须与“雨”有关,且要背出连续的两句。请你试着写一下。(1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浪淘沙 北戴河》,回答问题。(10分)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8.毛泽东《浪淘沙 北戴河》中的“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其中“魏武”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 ,其中“遗篇”指的是 。(2分) 9.这首词上片通过变换角度描写景象,层次井然。请简要分析。(4分)
10.“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概括而鲜明地勾勒出人物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你是怎样理解“挥鞭”一词的?(4分)
(二)阅读《如梦令》,回答问题。(5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2分) 12.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词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2
汗呢,只管钻出来,钻出来,可是胶水一样,胶得你浑身不爽快,像结了一层壳。
午后三点钟光景,人像快要干死的鱼,张开了一张嘴。忽然天空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条缝!不折不扣一条缝!①像明晃晃的刀口在这幔上划过。然而划过了,幔又合拢,跟没有划过的时候一样,透不进一丝儿风,一会儿,长空一闪,又是那灰色的幔裂了一次缝。然而中什么用?
像有一只巨人的手拿着明晃晃的大刀在外边想挑破那灰色的幔,像是这巨人已在咆哮发怒越来越紧了,一闪一闪满天空瞥过那大刀的光亮,隆隆隆,幔外边来了巨人的愤怒的吼声! 猛可地闪光和吼声都没有了,还是一张密不通风的灰色的幔!
空气比以前加倍闷!那幔比以前加倍厚!天加倍黑!
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地,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
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
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
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②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
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呼──呼──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
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 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 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
13.画线句①描写环境,画线句②抒发感受,这两句中各包含了怎样的深刻意蕴?(4分) 14.选文最后三段用分行的诗句平行列出有什么作用?(4分)
15.选文作者运用大量比喻来描写景物或抒发感受。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分析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暴风雨的描绘 高尔基
闪电撕扯着乌云。乌云却又重新聚拢,在草原上空奔驰,黑压压的,令人胆战心寒。有时,炸雷响处,一个圆圆的、像太阳一样的东西,发出耀眼的蓝光,从天上落到地上;这时乌云也耀武扬威地闪亮着,一眼看去就像一大群可怕的黑黝黝的鬼魂,穿着金缕丝绒衣服,挥舞着黄金铸成的、刚出炉就拿在手中的宝剑。这些鬼魂们发出轰隆隆的震响,威胁着因恐惧而噤声的草原。他们的诅咒和威胁浩如海洋,
3
势如汹涌澎湃的巨浪,接连不断地驰向远方,发出像高山猝然崩裂轰然倒地的巨响,把大地砸得粉碎,随后又同它一起向那无垠的太空飞去,化作纷纷的石雨,——因此那声音又像天空崩裂成碎块,从那蓝色的苍穹急落而下时发出的轰鸣??那些乌云就是这样震响着。
在那轰隆隆的雷鸣散成一阵阵霹雳的刹那间,不禁使人惊心动魄。而霹雳仍在咔嚓嚓地响着,乌云裂开了,把金箭似的闪电从密布的浓云中射向大地。雷声轰鸣,乌云在燃烧,喷着可怕的蓝色的火焰,天空在颤抖,大地也在胆怯地震动??世界上再没有比辽阔草原上的雷雨和海洋上的风暴更为有力、更加可怕的现象了!??
草原胆怯地、奇怪地沉默着,狂怒的隆隆声在草原上空响个不停。而当乌云变成黑黝黝的颜色时,像钢丝一样的细雨在乌云的火光中闪烁着;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它单调地哭泣着,好像在为什么人伤心落泪??
(有改动)
16.本文的体裁是 。(2分)
17.本文是高尔基的早期作品,也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发表于19世纪末,那么本文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应当属于下列哪一时期?( )(2分)
A.俄国革命前最黑暗的年代。 B.俄国第一次大革命的初级阶段。 C.俄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 D.俄国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刻。 18.本文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象征手法。请为下列景物选择恰当的象征意义。(3分)
A.人民 B.革命风暴 C.反动势力 D.资产阶级阶层 E.革命先驱
(1)乌云( ) (2)闪电( ) (3)草原( ) (4)海洋上的风暴( ) (5)巨浪( ) (6)细雨( ) 19.如何理解文章的第一句话“闪电撕扯着乌云”?(3分)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三、写作(40分) 21.根据要求作文。
春雨蒙蒙,万物苏醒,大地写满诗意;夏雨初歇,池蛙欢唱,纸船处处漂荡;秋雨点点,敲打残荷,声声落进心里;冬雨无声,苍白大地,渴望张开眼睛。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在雨天生动演绎,多少欢乐在嬉戏中尽情绽放,多少
雨天,适合回忆与联想,可以漫溯过去,也可以遥想未来。雨天,仿佛有很多蓝色的 精灵,赋予这个世界以新的生命。
请以“下雨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地名、校名、人名。
4
温情在伞下默默传递,多少憧憬在静寂中悄然孕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