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检测题
一、单选题
1.VmLAl2(SO4)3溶液中含Al3+ag,取0.2VmL溶液稀释到5V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25a/(9V)mol·L-1 C.20a/(9V)mol·L-1
B.125a/(18V)mol·L-1 D.20a/(18V)mol·L-1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H218O与D216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NA
B.8.96L氢气、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分子的数目为0.2NA C.100mL1.0mol·L-1FeCl3溶液与足量Cu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pH=1的H2SO4溶液10L,含H+的数目为2NA
3.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6 克金属钠与 500mL0.2mol?L-1 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 B.0.012kg12C 含有 NA 个 12C 原子
C.等 物 质 的 量 的OH- 与 NH4+ 所 含 电 子 数 相 同
D.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 CH4 和 CO2 混合物 22.4L,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NA 4.欲使硝酸钾从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中快速结晶析出,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A.冷却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常温下使水蒸发
C.先加热蒸发掉一部分水,然后降温 D.升高饱和溶液的温度
5.常温下,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的是 A.乙酸 B.乙醇 C.四氯化碳 D.氯化氢 6.NA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汽油(分子式为C8H18)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体产物的分子数为17NA B.标准状况下,1LCCl4所含分子数为NA/22.4
C.0.lmol/L盐酸溶液5L,其溶液中溶质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 D.1 mol CH3-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7.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 )
A.NaCl溶液(Na2CO3) :加足量盐酸后加热 B.KNO3溶液(AgNO3溶液):加过量KCl,过滤
C.NaCl溶液(BaCl2) :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上适量盐酸并加热 D.KNO3固体(NaCl):溶解后加热蒸发得浓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
8.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 1.00mol/L 的NaOH 溶液 480ml,以下配制步骤正确的是( )
A.直接在托盘天平上称取 19.2g 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B.待溶液冷却后,用玻璃棒引流,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烧杯、玻璃棒 2~3 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至容量瓶中 C.定容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到刻度线
D.按照上述步骤配制的溶液(没有涉及的步骤操作都正确),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2gC3H6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由6gCaCO3和5gKHC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llNA D.1L0.01mol/LKAl(SO4)2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02NA
10.物质 R2CO3的饱和溶液 V mL,密度为 ρ g·cm-3,c(R+)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溶质的式量为 M 。则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4.48 L 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2NA D.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12.
①点燃氢气前要检查氢气的纯度,以免发生爆炸 ②CO气体有毒,处理CO气体时可将其点燃,转化为无毒CO2③在盛O2的集气瓶中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事先在集气瓶底部铺上一层沙子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再通入氢气,以免浪费氢气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如图所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1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D.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14.设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H2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 B.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C.2 g氦气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18g水所含原子数为3NA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5.现有含有少量NaCl、Na2SO4、Na2CO3等杂质的NaNO3溶液,选择适当地试剂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②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③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3)溶液3经过处理可以得到NaNO3固体,溶液3中肯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为了除去杂质,可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溶液。
三、计算题
16.(1)1mol HNO3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1mol HNO3含有_____mol氧原子。
(2)标准状况下11.2L HCl气体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
(3)2mol OH? 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个电子。
(4)9.5gMgCl2固体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其中Cl-浓度为________mol· L-1。
17.将质量为64g的某种镁铁合金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气体在标况的体积为44.8L,求该合金中含有镁和铁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8.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 (2)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 ℃,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 ℃,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填字母)。 A 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 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 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将28.2 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①装置A、E、F中盛放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②G的作用是 _______。 ③ 装置 E F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____,欲确定其分子式,则还需要的物理量为___。 20.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
实验前/g 22.6 80.2 实验后/g 42.4 146.2
【资料卡片】i.NH4NO3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ii.在230℃以上时,同时有弱光:2NH4NO3
2N2↑+O2↑+4H2O。
3N2↑+2NO2↑+8H2O
iii.在400℃以上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4NH4NO3
(1)如图将水滴入盛有硝酸铵的试管中,观察到的A处液面上升,B处液面下降,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能否用硝酸铵代替氯化铵,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 (3)从反应类型角度分析在Ⅰ~Ⅳ的转化过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完成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
□NO+□H2O电解□NH4+□NO3-+□H+。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