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23:03: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 (杨) 五 年四 班 姓名 得分 一、会背会写:

1、课外拓展词《天净沙 秋思》李白《古朗月行》、描写山水风光的诗《鹿柴》

《山居秋暝》思乡诗 《逢入京使》

2、 3课 (7自然段) 5课 、25课、 19课(17自然段)、 21课(3和4自然段)22课(6-9自然段) 26课 (7自然段)

五年级上册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1、朱熹有关说明读书方法的名言是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颜真卿是一位大书法家,文学造诣也很高。他写的一句有关勤奋读书的诗句是 黑发不如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小明很害怕写作文,总是无从下笔,你可以用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来告诉他,多读书就能写好作文。

4、说明每日坚持读书重要性的一句名言是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 涛)

5、将好书比作良药的一句读书名言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 向) 6、我还能写一句课内外搜集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书是朋友,虽没有热情 ,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培根 第二单元:有关思乡思友的古代诗句

1、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张九龄)

2、写杜甫思念李白的诗句是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杜 甫)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 戴)

4、望月思乡的古代诗句很多,我知道的有李白的 静夜思,还有袁枚的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5、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卢 纶)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 著)

7、在外漂泊的游子,每到节日时就更加思念亲人,最能表达这种真情的诗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三单元 四时之风

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裙裾微动摇,花气时相送。 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 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飕飕不绝声,落叶悠悠舞。 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整日呼呼响,鸟雀尽潜藏。

第四单元:克服困难需要顽强意志力的名言警句谚语

1、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3、和“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意思相近的谚语是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4、王羲之三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苦练书法,因每天洗毛笔,屋前水池变成了“墨池”,最终成了著名的大书法家,这真是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我能写一句有关励志的谚语名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 —— 约翰逊

第六单元:有关诚信、孝敬、立志的名言警句

1、中国人自古就重诚信,朋友之间尤其如此。《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陈子昂说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这些都是有关诚信的名言。

2、张三是个大孝子,每天都能做到:早请安,晚问好。可是别人都知道张三并不能做到让父母吃好穿暖。这真是(桓 宽):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3、我们都要做到:要爱自己的父母,必须爱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不敢有一丝厌恶;要敬自己的父母,必须敬天下所有人的父母,不敢有一丝怠慢。这个名言就是:_爱亲者,不敢恶

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 经)

4、小明同学人小志大,他明白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就要做到:(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我还能写一句有关孝敬的名言:百善孝为先, 第七单元:充满激励性的成语(16个成语积累)

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挠 披荆斩棘 奋发图强 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

第八单元毛主席诗词

本学期我们学过毛主席的一首诗和一首词,分别是 七律 长征 和卜算子 咏梅

其中卜算子是词牌名。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歇后语补充:

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3、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4、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6、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7、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8、老虎拉车——谁敢(赶)

9、骑自行车下坡——睬(踩)都不睬(踩) 10、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①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② 芝麻开花——节节高 ③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汉字的演化: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4.隶书 楷书 草书 行

五年级上册资料袋

一、《泊船瓜洲》

1、“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还用过到、过、入、满、等字,经过十多次修改,都不满意,最后他从“东风何时至,又绿湖上出”受到启发,决定用“绿”字。

二、《落花生》

1、许地山是我国台湾著名的作家、学者。1921年他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三、《七律·长征》

1、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鲸的繁殖能力很差,平均两年才产下一头幼鲸。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鲸的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如,鲸类中体形最大的蓝鲸,在20世纪有近36万头被杀戮,目前

仅存不到50头。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多万年的鲸,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 3.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自然史》。这部作品对自然界做了详细而科学的描述,并因其文笔优美而著称于世。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 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

4.1997年7月1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上,当大大的零字出现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积聚心中的爱国情感喷涌而出。

5.毛泽东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有着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6、成语故事“大公无私”讲的是(春秋 )时期,晋国一位官员( 祁黄羊 )的故

事。他为人正直,祁黄羊狐做南阳地方官,推荐儿子祁午做朝廷法官的事情。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7《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讲的是(宋 )朝的一个叫( 张乖崖)的县令的故事,与

其意思相近的成语还有(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绳锯木断)(积土成山)等。

水滴石穿:比喻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8、“推敲”一词的来历:唐代诗人贾岛进京赶考,骑在驴背上吟了一首诗:“鸟

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遇上韩愈建议他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五年级上册

一、《森林报》

1、《森林报》不是报纸,而是一本书,它是前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这本书采用报刊的形式,用轻快的笔调,分12个月报道了森林中各种有趣的事情。

2、中外还有许多著名的科普名著,如,高士其的《细菌世界历险记》,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贾兰坡的《爷爷的爷爷从哪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房龙的《地球的故事》,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

二、世界著名的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其中那个 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那个留着刺猬头的淘气儿子,调皮、

聪明、可爱。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课文内容复习资料

1、《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城南旧事》就是他的作品 重点句: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是指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这句话把渴望读书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进食。它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却又无力购买,只好“窃读”。“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和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这种书中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和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这正是窃读的滋味。我快乐的是因为:我能读书,从书中获得智慧和乐趣;我惧怕的是因为: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驱赶。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 的文档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if13pfzd7e16h2fc2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