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23:03: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名 称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特 点 自动报警 非常坚硬 随阳光的强弱变色 夏天阻挡阳光冬天阻挡冷空气

消除噪音

作 用 防盗 安全可靠 自动调节室内光线 使室内冬暖夏凉 使室内噪音减弱

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打比方 列数字

本文一共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这五种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1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3、灰尘的特点:细小;散射七色阳光;具有吸湿性能。

4、灰尘的作用:削弱阳光的强度;使天空呈现白色;调节气候、形成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13、钓鱼的启示

1《钓鱼的启示》中,我得到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终生的启示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理解句子:

“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这句话中,诱惑人的“鱼”是指: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如:金钱、地位、名利??甚至是那些暂时能带来一点方便的事。

举例:学校里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去归还,还是将错就错?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民警叔叔,冲过去,还是等? 3、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法国著名思想家)

②“非常的境遇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 4、课文理解:

“我”和爸爸去钓鱼,当“我”钓到大鲈鱼时,“我”得意,当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我”急切地想知道原因,当爸爸坚持要“我”放了鱼时,“我”乞求;当“我”把鱼放回湖中,“我”依依不舍。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严格的教育是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本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文理解:

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别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15、落花生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有没有实际用处,主要是指看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作者许地山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

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19《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的笔名是(落华生 ),他拿花生与( 石榴 )、(桃子)、(苹果)作比较,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无闻 )的品格,教育我们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举几个你身边像花生这样的人,如(警察 )、(医生)(老

师 )、(环卫工人)......

2、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其中,议花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作者通过花生的特点,赞美了默默奉献、不图虚名的品格。 3、许地山: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4、理解句子: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А爱慕之心:心中产生喜爱、羡慕的感情。

В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说明花生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5、父亲的话有几方面的意思?

答: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赞美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二是教育“我们”要学习花生优秀的品格,做一个有用的人。 6、父亲希望:“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答:父亲希望“我们”做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7、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16* 珍珠鸟 作者:冯骥才

1 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小家伙”这个词,让人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

2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无论是人与鸟,还是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3、文中从哪些地方体现了“我”对小鸟的关爱?

答:(1)、给它准备了舒适又温暖的巢;(2)、在鸟笼外面覆盖上吊兰,让他们感到安全。(3)、从不去打扰他们。

4、小鸟对大鸟的呼唤前后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答:起先,大鸟一叫,小鸟就回去了,时间久了,大鸟再三呼唤,小鸟才回去。这种变化说明了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5、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答:鸟对“我”的态度经历了从害怕,到渐渐胆大,到开始亲近,到完全信赖的变化过程。

第五组 遨游汉字王国

1 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2“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3 《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

去错字。

4、甲骨文时刻在(龟甲)和(兽骨)的文字,也是最(早)的汉字。最早发现甲骨文的是清朝官员(王懿荣)。 15、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

前。

16.围绕汉字,你班开展了哪些有趣活动?(猜字谜)、(搜集对联、歇后语 )(找错别 字)等活动

第六单元复习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主要内容:

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合同学的故事。 中心思想:

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重点句:

1.“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文中3次出现。

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对父亲多么信赖。了不起的父与子共同创造了奇迹。 2.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这句话突出了父亲挖的时间长、过程艰难,表现出父亲执著的信念和为救儿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

3.“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长达38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没有水,没有食物,只有恐惧与危险。然而7岁的阿曼达却能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

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终生还,巨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对父亲真诚诺言的信赖;奇迹的出现来自伟大的父爱。(答题要点: 父亲坚持不懈 信守承诺 儿子鼓励同学 信赖父亲 让同学先脱离险境)

18* 慈母情深(梁晓声)

1、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给我钱买书,而我说我没有权利买别的东西?

答:母亲挣钱那么不易,家境那么困难,但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使我满足了读书的强烈愿望。我如果用那钱买别的东西,实在对不起母亲,对不起母亲浓浓的爱子真情。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贫穷、辛苦、瘦弱、无私、关爱孩子、通情达理??”的母亲。 课文理解: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苦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达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与无比的热爱。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的是妈妈对我作的第一首小诗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爸爸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许多年后事业成功了,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

按时间顺序,讲述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母亲的评价是针对“我” 七八岁就会写诗这件事,并不多想诗本身的质量如何;父亲的评价注意的诗本身的质量。这两种评价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重点句:

1.“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幸运的原因是: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2.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爱”。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鼓励下,不断前进。

3.“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4.多年后,我成功的因素有:1〉母亲的鼓励,激励自己满怀信心地前进;2〉父亲的严厉、严格要求,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3〉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己对这两种爱的平衡。

20* 学会 看 病 作者:毕淑敏

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注意黄冈小状元中关于这一课的练习。 写父母之爱的文章:《父爱,在拐角处》 朱自清《背影》 冰心《纸船---寄母亲》 古诗《游子吟》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 的文档
五上语文复习知识点 比一比谁最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if13pfzd7e16h2fc2r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