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学科特点 (一)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精神障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科护理,也相应地具备它的特殊性。
首先,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体验一部分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如幻觉、妄想、强迫、焦虑等内容;另一部分则围绕现实的烦恼,比如升学、就业、人际关系和生活问题等。两者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护士在临床接触患者的过程中,有意地区分这两种体验是有实际意义的,对前者应当无争辩地倾听患者诉述,对后者则可以采取必要的积极措施给患者以适当的帮助和改进。
其次,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有效的护患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更有助于防范可能的医患矛盾和与患者相关的安全风险,如自伤、攻击等。
第三,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切实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后精神障碍的生活。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表现比其他任何障碍都更容易受患者生活背景的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也更容易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转归与发展。只有切实了解到患者或其家庭所真正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和帮助才能够真正做到最大化。
第四,更加突出对患者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精神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躯体疾病的现象是非常常见的,但往往因为其突出的精神病理现象而被掩盖或者忽视。精神障碍患者,尤其是急性期住院患者都存在程度不等的冲动、自伤或者自杀风险的可能性。因此,精神障碍的临床护理对患者的躯体状况、攻击行为、自伤(杀)等风险的评估应该是例行常规。
(二)精神障碍护理学的学科任务和范围 精神障碍护理学的任务着眼于以下3个方面:
1.为精神科专业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奠定理论基础。 2.为精神科专业护理的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操作规范或指南。
3.为精神科专业的护理管理提供科学、合理、循证而专业的方法和制度。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并实施科学有效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神障碍患者护理管理的体系、方法与制度。(2)研究并实践护患沟通技巧,探讨并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3)研究并实施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案,着重于心理护理以及社会康复。(4)研究并参与患者社区康复的可行性、可及性以及措施方案。(5)研究并参与精神卫生的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项目。
二、精神障碍患者的一般护理 (一)护理要点
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心理体验可以呈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患者会围绕精神病理现象出现精神症状及情绪障碍,对精神障碍缺乏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差;另一方面会出现自我概念及自我照顾能力缺陷,如生活懒散、不主动料理个人卫生,排泄、进食、睡眠、人际交往、个人安全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引起患者病情的加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的保持,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与预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问题要给予足够地重视和有效干预。
(二)护理目标
1.帮助患者认识疾病带来的困扰。
2.帮助患者保持、提高、改善自我照顾的能力。 3.帮助患者维护自尊及安全。 (三)护理模式
临床上遵循整体护理模式,按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提供整体护理、综合治疗康复护理及个案管理。
1.整体护理
每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均有主管护士全责照护。 2.综合治疗康复护理
采取小组式分班、分职责,从治疗到康复综合性护理照护。 3.个案管理. 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专职护士负责患者入院期间的个体化护理及康复,出院后的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转介或社区联系等。
(四)基础护理 1.生活护理
(1)健康教育:首先评估住院者的社会功能,定期为患者提供疾病知识的教育。其次,促进患者卫生习惯的培养,帮助患者建立生活自理模式,指导患者学习新的行为,最大化地维持其基本生活能力,达到回归社会、适应生活的目标。
(2)日常个人卫生:指导患者每天完成洗脸、洗手、梳理头发、口腔卫生,并整理床单,保持床单整洁及病室环境卫生等。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可协助完成。
(3)皮肤及毛发卫生: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沐浴、更衣。定期为患者提供沐浴、更衣、修剪指甲、理发、剃须等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的患者,护士要定时协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护士要注意观察其皮肤情况,定时为其更换体位,及时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其皮肤干燥,防止压疮的发生,如皮肤有破溃要及时处理。
(4)衣着卫生:根据季节指导患者增减衣服;定期更换衣裤,保持清洁干净;鼓励患者保持修饰仪表的能力。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5)经期卫生:观察女性患者月经来潮时的情绪反应;讲解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指导患者自我料理经期卫生。
2.饮食护理
(1)进餐前护理:评估患者饮食习惯及现存问题,为患者提供良好、安全、有序的就餐环境,促使患者情绪的平稳,餐前引导患者洗手,每人一套餐具,餐后消毒,保持卫生。
(2)进餐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掌握进餐患者人数。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采取集体进餐方式,并可建立照顾桌;对病情波动、极度兴奋或冲动、有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合并躯体疾病、吞咽困难及其有暴食、抢食、藏匿食物、拒食等进食问题的患者,护士应指导患者进食速度要慢,不提供煎炸过硬的食物,给予个性化护理;进餐中护理人员要观察和巡视患者进餐情况,了解患者进餐量,防止噎食的发生,保证患者进餐的安全;对需鼻饲的患者,护士要注意患者鼻饲时的体位,保证安全。
(3)食品管理:急性期患者携带的食品(香烟),护理人员需要进行食物安全检查后由患者个人保管,或存放在病房食品专用柜内保管,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食用前的准备,及时提供患者食用;玻璃、锐器包装的食品或过期食品不能带入病房。
3.排泄护理. 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1)观察患者的大便排泄情况:每24小时记录l次排便次数。对药物不良反应大或活动少的患者,要防止出现肠梗阻,平时嘱患者多食高纤维食物、每天按摩腹部促
进肠蠕动。对于3天无大便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便秘的原因,遵医嘱给予缓泻药,必要时进行灌肠。
(2)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白天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出现排尿困难时可采取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等物理方法或遵医嘱导尿。
(3)对于大
(4)对于随地便溺患者,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的排泄规律,定时督促、提醒患者如厕,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泄的习惯。
4.睡眠护理
(1)为住院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病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清新,避免强光刺激,温度18~22℃,湿度50%~60%。
(2)合理安排患者住院期间的作息制度,白天安排患者参加各种康复活动、小组治疗,以减少卧床时间。午间安排患者午休l.5小时,晚间21:30前协助患者卧床入睡;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不安排谈话,不参加过多兴奋的娱乐活动,不饮用各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等;睡前不宜饮水过多,以免反复如厕。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3)给予患者诱导睡眠护理,如温水泡脚、全身放松,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心理需求;多种干预措施效果不好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辅助(午夜2:00后不再服用助眠药物)。
(4)护理人员夜间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指导患者不蒙头入睡,一般患者l5~30分钟巡视l次,重点患者随时监护。
(五)安全护理
“安全第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目标。 1.患者的安全护理
(1)床位安置:新人院患者和有自伤、自杀行为及观念的患者最好安置在离护士站近的重点观察室(大房间);有严重冲动、伤人行为的患者应安置在隔离室;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可安置在单间,以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护理人员每班交接班前、每次活动后均需要清点患者人数,发现人数有误要及时查找,以防止出现意外。更多内容请与QQ:索取
(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伴有强烈自伤、自杀、冲动、伤人、外走、吞咽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