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技术监督上岗考试考前培训讲稿
1 热工技术监督专责人员要求
热工技术监督专责人员应了解和掌握: 1)热工相关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包括热工专业基本理论、热控设备工作原理,热控系统运行维护、异常识别、故障处理、缺陷分析等
2)管理基础知识;
神东电力公司制定的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和相关制度 3)标准规范知识。
标准规范知识包括热控专业设计、运行、维护方面的有关国家、行业标准和热工计量方面颁布的电力技术监督标准。 2 热工相关专业知识 2.1热工仪表及测量
热工测量是测量技术中的一种,是指在热工过程中对各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物位及位移等的测量。热工测量所用传感器,一般是把非电量的物理量转换成电量的。 测量中要求仪表示值绝对正确是做不到的,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反应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大小程度的称为准确度,而基本误差也是表征仪表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测量误差按性质分为两类: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表示方法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等,仪表的精度不仅与绝对误差有关,还与仪表的测量范围有关。 2.1.1温度测量
温度就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重要的物理量之一,也是工业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
温标就是为了保证温度量值的统一和准确而建立的一个用来衡量温度的标准尺度。目前世界上使用的为1990国际温标,它有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两种表示方法。测量仪表上所示温度通常为摄氏温标,而工程计算中常用绝对温标,但就分度值来说,1℃等于1K。
温度计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的感受元件直接与被测介质接触,非接触式的感温元件不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电厂常用温度计包括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温度计等。温度仪表最高使用指示值一般为满量程的90%。 2.1.1.1热电阻
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电阻输出型感温元件。
现在工业上常用的金属热电阻为铂热电阻、铜热电阻两种,PT100铂热电阻和CU50铜热电阻在电厂最常用。PT100指的是当铂电阻的阻值为100欧姆时,温度指示为0℃,CU50指的是当铜热电阻的阻值为50欧姆时,温度指示为0℃。
金属热电阻结构分为铠装型热电阻和普通基型热电阻两种,热电阻测温不需要进行冷端补偿,电厂中一般使用PT100热电阻测量650℃以下介质的温度(选择热电偶和热电阻时一般根据测温范围选用),当介质温度高于150℃的时候,大多采用铠装PT100热电阻,以防电阻丝与引线的焊接点因温度高而开焊。在检定三线制热电阻时,用直流电位差计测定电阻值时须采用两次换线测量方法,其目的是消除内引线电阻的影响。
热电阻有以下特点:(1)有较高的精确度。例如,铂电阻温度计被作为基准温度计。(2)灵敏度高,输出的信号较强,容易测量显示和实现远距离传送。(3)金属热电阻的电阻温度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度,而且复现性和稳定性都较好,但由于体积较大,故热惯性较大,不利于动态测温。 2.1.1.2热电偶
热电偶的测量原理就是基于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的金属导体连接起来
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两端有温差时,回路中就产生热电势,热电偶的测量端叫热端,另一端叫参考端(冷端),当参考端的温度恒定不变时,电极产生的热电动势与热端温度的变化是单值函数关系(热电偶的分度表,都是以热电偶冷端温度等于0℃为条件的)。通过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就可计算被测介质的温度。用热电偶测温,热电势输出与热电偶类型、被测温度、冷端温度均有关。 电厂常用的热电偶有铂铑10-铂热电偶和镍铬(镍硅)一镍(镍铝)热电偶。铂铑10-铂热电偶也叫S型热电偶,它是一种贵金属热电偶,它的热电性能稳定,抗氧化性能好,在氧化性、中性气氛中可长期连续使用,在真空中可短期使用。由于它复制性好,测量准确度高,多用于热工试验室中作为标准热电偶使用。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也叫K型热电偶,这种热电偶适用于氧化性和中性气氛中测温,热电极的直径不同,他的测温范围也不同,最高可以测至1300℃,电厂中这种热电偶多用于测量机炉的蒸汽温度、金属壁温、烟气温度等,一般应插入管道越过管道中心5~10mm。
热电偶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普通型热电偶、薄膜热电偶和铠装型热电偶,都是由电极、绝缘子、保护管、接线盒等部分组成。
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知道,热电偶的参考端温度必须保持恒定,在使用热电偶测温时,由于热电偶一般做的比较短,尤其是贵金属材料制成的热电偶更短,这样,热电偶的参考端离被测对象很近,使参考端的温度较高且波动很大,要把参考端延长到温度比较稳定的地方,就要采用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是一对在规定温度范围内(一般为0~100℃)使用的热电偶丝。采用与热电偶电极材料相同的金属材料或在规定温度范围内,热电持性与所配接的热电偶相同,且易于获得的价格低廉的金属材料做成。补偿导线的型号与热电偶的分度号、允差等级应相符并校准合格;截面积应满足测量系统允许最大线路电阻的要求,一般应不小于1.0mm2。在测温中作为热电偶与二次仪表的连接导线使用。当补偿导线正负两极接反时仪表显示比实际温度低(判断K、E、J型热电偶正、负极时,可根据亲磁情况识别,不亲磁为正极,稍亲磁为负极)。有些时候只用补偿导线延长热电偶参考端的方法还不能使热电偶的参考端达到恒定,因此,对比较精确的测量必须用参考端温度补偿器。
在一些记录仪表中,热电偶的补偿器作在记录仪表中,补偿仪表盘内的温度。DAS系统中在DAS盘柜内加补偿器来补偿参考端温度。如果在DAS中,当温度测量通道的一次元件热电偶发生断偶(开路)时,若无热电偶断偶处理,则显示屏上的显示值将难以确定,且随着时间延伸而变化。 2.1.2压力测量
压力是工质热力状态的主要参数之一,压力和真空的测量是保证主机、辅机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依据,在电厂中压力测量的范围比较宽,测量要求较高,通过压力的测量可以了解各流道内介质的情况和泄漏状况。
在电厂的测量中,压力测量所测的都是被测对象的表压力,是以环境大气压力为零点起算的压力,也是压力表所指的压力,即表压的测量。
根据压力计的测量原理,压力计可以分为五类:液体式压力计、弹性式压力计,活塞式压力计,电测式压力计,智能数字式压力计。
相对于温度测点的选择和安装,压力测点有着更高的要求,测压点的选择一般要选在被测介质做直线流动的直管段上。取源部件应设置在能真实反映被测介质参数,便于维护检修且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工艺设备或工艺管道上,不应设置在人孔、看火孔、防爆门及排污门附近。仪表管道的工作环境温度为5~50℃,否则应有防冻或隔离措施。高寒地区在冬季应对热控设备的保温装置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测量仪表正常。 压力取源部件和测温元件在同一管段上邻近装设时,按介质流向,前者应在后者的上游。在液体介质压力测量时,其测点位置应取在工艺管道的下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在蒸汽介质压力测量时,其测点位置应取在工艺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的水平中心线成45°夹角的范围内;压力测点的导压管则应以尽量短的路径敷设,目的是为了减少测量时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