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知能提升:第一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Word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1 23:26: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蛋白有关,动力蛋白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精子的运动能力降低,从而引起男性不育,D正确。

12.(2020·福建漳州一模)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 B.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合成ATP C.胆固醇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D.肽链游离氨基的数目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无关

解析:选C。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因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A错误;葡萄糖形成淀粉时会脱去水分子并消耗ATP,B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由于R基中可以有氨基,所以肽链中游离氨基的数目与参与构成肽链的氨基酸种类有关,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2016·高考海南卷)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呼吸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Ⅰ。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解析:(1)风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Ⅰ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Ⅱ,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Ⅰ,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Ⅰ。(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少量的水分子可以经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大部分应经过水通道蛋白进入。

答案:(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14.(12分)(2020·广东揭阳一中模拟)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1、2、3、4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1与2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

(2)甲的特异性取决于____________,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做__________。

(3)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的功能。

(4)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填代号)

(5)5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5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5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合题目信息及题图中“染色体”“核糖体”以及元素组成等可推出甲为DNA,乙为RNA,丙为蛋白质,丁为糖原,戊为脂肪,己为磷脂,1为脱氧核苷酸,2为核糖核苷酸,3为氨基酸,4为葡萄糖,5为ATP。(1)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后者的五碳糖为核糖;此外,前者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后者特有的碱基为尿嘧啶。(2)甲为DNA,其特异性取决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过程,叫做基因的表达。少数RNA病毒有逆转录酶,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能够由其RNA逆转录形成DNA。(3)细胞中的RNA有的作为翻译的模板指导蛋白质合成,有的作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有的作为运输工具识别并转运氨基酸,有的作为酶催化代谢过程等。(4)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其中。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决定。脂肪中H的相对含量较糖原中的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含能量多的是脂肪。(5)ATP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ADP和磷酸。由于绿色植物的根尖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呼吸作用,故形成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答案:(1)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糖、胸腺嘧啶

(2)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基因的表达 逆转录 (3)识别并转运氨基酸、催化(答案合理即可) (4)丙 戊

(5)ADP和磷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15.(12分)下图甲表示真核生物细胞中有机物的组成和功能,图乙表示组成细胞内某化合物的单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横线上相应的元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内,物质E是________________。选用花生种子检测物质F时,若不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借助显微镜,实验材料的处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化合物b对应图甲中物质________(填字母);若a为核糖,则化合物b构成的物质主要分布于________中。

答案:(1)①C、H、O ②C、H、O、N (2)糖原 制成匀浆(或组织样液) 切取子叶切片 (3)D 细胞质

16.(16分)研究人员用同种小鼠进行了某中药制剂、四环素(一种抗生素)对肝脏脂肪含量影响的实验。实验设计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中药制剂和四环素都用生理盐水溶解),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还进行如下处理 组别 连续11天每天喂下列试剂 甲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同时第8天至第11天每天腹腔注射下列物质 等体积生理盐水 在第11天测量并计算每组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mmol/L) 0.49 乙组 丙组 丁组 戊组 等体积生理盐水 中药制剂(0.05 g) 中药制剂(0.10 g) 中药制剂(0.15 g) 0.025 mmol四环素 0.025 mmol四环素 0.025 mmol四环素 0.025 mmol四环素 6.51 4.74 4.52 4.10 (1)若要观察小鼠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 (2)现有健康的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的雌雄小鼠各100只,按上表的实验设计,应如何对这些小鼠进行分组?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所示的实验,自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和乙组对照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表实验结果可初步说明该中药制剂能对小鼠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认为,还需要观察中药制剂对小鼠(没有注射四环素)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Ⅰ.实验步骤:

①步骤一:按上表所示的实验设计的要求增加3组小鼠,并编号。

②步骤二:这3组小鼠除每天喂养相同的饲料外,每天还需分别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11天。同时在第8至第11天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步骤三:测量并统计实验结果。 Ⅱ.讨论:

①将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表的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对照,然后得出结论。 ②步骤二中需要“保持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同”,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鉴定脂肪用的试剂是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实验现象是脂肪呈橘黄色或红色。(2)表格显示实验用小鼠需分成五组,且所给的小鼠体重相近、发育状况相同,因此需要把这些雌雄小鼠各100只随机平均分为五组,每组雌雄小鼠各20只。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自变量为是否喂中药制剂及所用中药制剂浓度、是否注射0.025 mmol的四环素。甲组为对照组,其他四组为实验组。(3)实验结果中乙组的小鼠肝脏脂肪平均含量为6.51 mmol/L,对照甲、乙两组的实验处理可知,0.025 mmol的四环素能够导致肝脏脂肪累积,而喂养中药制剂的三组中小鼠肝脏脂肪的平均含量比乙组都少,并且随着中药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中药制剂能抑制四环素引起的肝脏脂肪累积。

2021版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高效作业知能提升:第一单元 单元过关检测(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Wor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x0d15vb39epjx24qwd4i6jo0x1m70124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