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骏马旆归声闻宇内【注4】 吉羊天降春满人间
【注4】骏马旆归:高举胜利的旗帜凯旋而归。旆,旌旗。
15、阵阵凯歌归骏马 条条喜讯引灵羊
16、羊酒犒劳戍边将士 笙歌庆祝禹域新春
17、吉羊遥降腾云至 戎马长征带甲归
18、谐密遂心甜蜜蜜 吉祥如意喜洋洋
19、马首东归破解环球旧局【注5】 羊毫西指铺陈丝路新篇【注6】
【注5】马首东归破解环球旧局:指中国逐渐成为东方国家的领袖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注6】羊毫西指铺陈丝路新篇:指中国提出的陆上和海上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20、唯公马首策绥是顾,破旧立新实现中华绮梦;【注7】 抟彼扶摇羊角乃旋,开天辟地谱写锦绣鸿篇。
【注7】策绥:《礼记·曲礼上》:“献车马者执策绥。”孔颖达 疏:“策是马杖,绥是上车之绳。车马不上於堂,不可投进尊者之前,但执策绥易呈,呈之则知有车马。”
第二部分 专用联
政府机关楹联
21、廉能取信,公自生威,问何人能诬我陷我? 诚以交心,理将服众,办甚事会阻他拦他?
22、讲民主,依法制,官民同德皆循规矩; 开诚心,布公道,上下并肩共建和谐。
23、十步之间,岂无芳草?招贤何必求遥舍近?
三年之内,必有新星,纳士亟需代谢新陈。
学校科研单位楹联
24、正人须正己,修身明德齐家睦里皆臻于至善;
格物以致知,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只求得真知。 横批:立德树人
2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乐何如是?【注8】 与四方多士共切磋也,善莫大焉!
【注8】《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励志联
26、德有进阶,舜何人也?予何人也? 【注9】
学无止境,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注10】
【注9】《孟子·滕文公上》: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覵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又《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卷八上·离娄章句下》注疏亦曰:“舜亦人也,我亦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注10】《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自撰端午节楹联10副(陈杏德)
1、端人正己 阳燧明心
(注)阳燧:燧,上古钻燧取火之燧石,亦指利用日光取火之凹面镜,此指后者。古代民俗以端阳节午时日最炽,多以燧取之。又,阳遂亦用以比喻清畅通达状。
2、龙舟波上箭 华夏日中天
3、千门蒲剑斩妖孽
万户艾人驱鬼邪【注】
【注】 艾人:端午节时,以艾叶扎成小人悬于门上以避邪。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可见这种风俗起源很早。
4、蒲剑祛邪蓍卜吉 雄黄避疠酒酡人
5、四果鲜藏四角粽【注1】 五颜丝系五香囊【注2】
【注1】粽子的馅料主要有豆沙、鲜肉、蜜枣、蛋黄等,而且善于包粽子者必得把粽子裹成四个角像蒺藜一样平衡外突才算上乘。
【注2】据《风俗通义》:“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又,我国各地都有在端午节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
6、圆梦中华,尧天尧日学尧舜; 争锋寰宇,龙子龙孙赛龙舟。
7、万众喧呼浪里众人齐奋力 千舟竞发龙宫九子各争先
8、馨艾沁脾,榴花耀眼,角黍竹香溢; 雄黄画虎,彩卵垂胸,龙舟战鼓擂。
9、世间皆浊唯子独清,众人皆醉唯君独醒; 率土齐哀为君而泣,千载齐吟为子而歌。
10、哀昔日:路漫漫其修远兮,唯公上下而求索; 喜今朝:世扰扰且喧嚣也,独我中华正腾飞!
【楹联】望月兴叹——有感于当今世界形势而作
宝鉴照尘寰,看千载兴亡,独怜百姓成刍狗; 飞船喧玉宇,惊八方角逐,虔祷万邦臻太平。
【楹联】通过网络到周山采风而写成的三副对联
周山村位于闽浙边界革命老区前岐镇的周佳山。其中周氏祠堂既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建
筑物,也是中共鼎平县委和苏维埃政府的办公旧址。村前有一生长了几百年的参天大樟树。 2011年11月,因突患感冒,无法参加诗社组织的到周山采风活动,深以为憾。于是通过《福建福鼎周山网》浏览当地景点,勉成楹联三副,以答主持者邀请之诚。
(一)题周山村口千年樟树
紫气腾旋,千年神树虬龙舞; 青山环绕,万顷松涛笙鹤鸣。
【注】笙鹤:汉刘向《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 ( 王子乔 ),好吹笙,作凤鸣,
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仙去。后以“笙鹤”指仙人乘骑之仙鹤。
(二)题周氏宗祠和御赐牡丹
国色天香,流风余韵传馨远; 宗功祖德,裕后光前遗泽长。
(三)题周山革命纪念堂
红旗擎举有先烈
薪火传承待后生
下篇 诗钟(折枝诗)
折枝诗六首
——为参加2011年10月8日“资国寺第二届老年文化节”而作
一、“资国寺”(碎锦格)
(一)
缮寺修行弘佛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