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士考试辅导
基础护理学
第十四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考什么?
(十四)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1)静脉输液的目的 (2)常用溶液和作用 1.静脉输液法 (3)常用静脉输液法 (4)输液速度的调节 (5)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6)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1)目的 2.静脉输血法 ●最重点是什么?
静脉输液和输血常见的反应及护理。 ●最难点是什么? 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一、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常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病人。
2.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常用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不能经口进食等病人。
3.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常用于各种中毒、严重感染等病人。 4.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常用于抢救严重烧伤、大出血、休克等病人。 5.输入脱水剂,降低颅内压,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常用的溶液及其作用 (一)晶体溶液
1.葡萄糖溶液 常用的是5%葡萄糖溶液及10%葡萄糖溶液,可供给水分和热能。
2.等渗电解质溶液 供给水分、电解质,常用的有0.9%氯化钠、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等溶液。 3.碱性溶液 可纠正酸中毒,调节酸碱平衡,常用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溶液等。 4.高渗溶液 用于利尿脱水,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等溶液。 (二)胶体溶液
1.右旋糖酐 常用的溶液分两种:①中分子有旋糖酐: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②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
2.代血浆 增加血浆渗透压及循环血量,常用羟乙基淀粉(706)、氧化聚明胶和聚维酮等溶液。可在急性大出血时与全血共用。
3.浓缩白蛋白注射液 可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蛋白质,减轻组织水肿。
(2)血液制品的种类 (3)静脉输血法 (4)常见输血反应及护理 第1页
初级护士考试辅导
基础护理学
4.水解蛋白注射液 用以补充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组织修复。 (三)静脉营养液
用于供给病人热能,维持正氮平衡,补充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常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三、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法: 1.操作要点
(1)密闭式输液法:
1)排气,液面达茂菲滴管内液面达1/3~1/2满。
2)穿刺成功后,“三松”(松开止血带和调节器,嘱病人松拳)。 3)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
(2)开放式输液法:能灵活变换输液种类及数量,根据病情随时加入各种药物,但易被污染。常用于手术病人、抢救危重病人及病儿等。有几个操作要点:
1)使用输液瓶前,倒入30~50ml溶液,冲洗输液瓶和橡胶管,并将液体排出,以减少输液反应。 2)如需向输液瓶中加入少量药液,可先将药液抽吸在注射器内,再取下针头,打开瓶盖,在距瓶口1cm处将药液注入,盖好瓶盖,轻轻摇匀药液;如需加入大量液体时,可将无菌溶液直接倒入瓶中,勿触及输液瓶口。
(3)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可减少穿刺的次数,有利于保护静脉;同时保持静脉的畅通,便于治疗和抢救。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及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 1)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止血带。 2)以15°~30°角直接刺入血管。
3)用无菌透明敷贴妥善固定导管,并在透明膜上记录留置日期、时间。
4)正确封管:将封管液注入静脉,一边推注一边退针,直至针头全部退出,以确保正压封管。 5)注意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最多不超过7天,并注意保护相应肢体,一旦发现针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二)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 1.目的
(1)需要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的病人。 (2)周围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用以测量中心静脉压。
(3)长期静脉内滴注高浓度的、刺激性强的药物,或采用静脉营养疗法的病人。 2.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的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进针。 3.注意事项:
(1)置管后,如发现硅胶管内有回血,应立即用肝素液冲洗,以免堵塞管腔。 (2)每天更换敷料,并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 (3)拔管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以免硅胶管折断。
四、输液速度的调节 (一)调节输液速度的原则
1.输液速度应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进行调节;对年老、体弱、婴幼儿、有心肺疾患的病人输入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的病人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2.一般溶液输入速度可稍快;而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输入速度宜慢。 (二)输液速度的计算
第2页
初级护士考试辅导
基础护理学
输液过程中,溶液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称为该输液器的滴系数。各厂家生产的输液器滴系数不同,临床常用的有10、15、20、50等几种型号。静脉输液的速度及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1.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min) 2.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 (三)输液泵
严格控制输入液量,如危重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的治疗及抢救等。常用于输入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五、常见输液故障和处理 (一)溶液不滴
1.针头滑出静脉外: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应拔针并更换针头,另选静脉重新穿刺。
2.针头斜面紧贴静脉壁:表现为液体滴入不畅或不滴,没有肿胀、疼痛感;应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3.针头阻塞:表现为药液不滴,轻轻挤压输液管有阻力,且无回血,可确定针头阻塞;应拔针并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4.压力过低:例如输液瓶位置过低、病人肢体抬举过高或周围循环不良所致;应可适当抬高输液架高度,或放低病人肢体。
5.静脉痉挛:由于病人所穿刺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冷环境中,或所输入的药液温度过低,导致静脉痉挛;可进行局部热敷、按摩,使静脉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二)茂菲滴管内液面过高
1.如滴管侧壁无调节孔,可将输液瓶取下并倾斜,使瓶内针头露出液面,让液面下降。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可夹闭滴管上端的输液管,打开调节孔,让液面下降。 (三)茂菲滴管内液面过低时
1.不论滴管侧壁有无调节孔,均可夹闭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等液面上升。 2.如滴管侧壁有调节孔,还可以在夹闭以后,打开调节孔,等液面上升。 (四)茂菲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应检查滴管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六、常见输液反应及护理 (一)发热反应 1.临床表现
2.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所致。 3.护理措施
(1)为了预防病人发热:我们应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病人出现发热的时候,对于反应轻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与对症处理。
(3)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查找原因。 (二)循环负荷过重(急性肺水肿)
1.临床表现 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气促,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第3页
初级护士考试辅导
基础护理学
严重时痰液可由口鼻涌出,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
2.原因 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3.护理措施
输液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对心肺功能不良的病人、年老体弱的病人和婴幼儿更应慎重,并密切观察。
(1)发生肺水肿,要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
(2)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给病人湿化吸高流量氧,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
(4)给予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可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 (5)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剂等。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即用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给四肢适当加压,以阻断静脉血流(动脉血流保持通畅),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要求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的止血带。当症状缓解后,再逐渐解除止血带。。 (三)静脉炎
1.临床表现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原因 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3.护理措施
(1)针对发病原因,去除诱因。
(2)出现静脉炎时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可在局部用95%乙醇或50%硫酸镁进行热湿敷。
(3)同时辅以中药或理疗等方法。 (四)空气栓塞
1.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原因:由于输液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连接不紧密或有裂隙;连续输液过程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专人在旁看守,均可导致空气进入静脉,发生空气栓塞。
3.护理措施 (1)预防:去除病因。
(2)发生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因为头低足高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腔内压力,而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低于右心室,使气泡向上飘移至有心室尖部,以避开肺动脉入口,并随着心脏的舒缩,空气被混成泡沫,使较大的气泡破碎,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3)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第二节 静脉输血
一、目的
1.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循环血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常用于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病人。
2.补充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纠正贫血。常用于严重贫血病人。
第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