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得分训练(三)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6:22: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 图示区域河道迂回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A. 河流落差大,侧蚀作用强

B. 平坦开阔地区长期凸岸堆积,凹岸侵蚀 C. 地表崎岖,地形对河流流向限制 D. 低洼地区长期右岸侵蚀、左岸淤积 10. 形成A湖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地壳局部断裂下陷 B. 河流的侵蚀改道 C. 风力侵蚀作用 D. 河流的堆积分隔 11. 图中水闸的作用与利用方法是 A. 关闭甲水闸可大大减轻河流和洪水压力 B. 开启乙水闸引水前,先开启拦河闸效果较佳 C. 开启丙水闸排涝前,先关闭拦河闸效果较佳 D. 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丙水闸排涝 【答案】9. B 10. B 11. C 【解析】

9. 由图中信息可知,本区为长江下游地区,流经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故A、C错误。图中河道弯曲,在曲流发育处,受惯性影响,河岸的侵蚀与堆积主要考虑河岸的凹凸状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B正确。

10. 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得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A湖附近河道弯曲,因此应为河流侵蚀改道后留下,故B正确。

11. 开启乙、丙水闸前,先关闭拦河闸,利于抬高拦河闸上游水位,江水易进入引水渠。利

于降低拦河闸下游水位,使浸水区水易排出。故C正确,B错误。甲水闸主要是分洪、滞洪,河流洪水压力大时,宜开启甲水闸分洪,从而减轻河流和洪水压力;开启丙水闸会导致渍水区的水大量流入河道,加剧洪涝灾害,因此应关闭,故A、D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组题目信息量大,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解答时需注重对图文材料的解读。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2.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然沥青是由地下石油和天然气长期与泥沙等物化合而成。沥青湖就是露出地面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矿床。沥青有遇冷变硬的习性,主要应用于铺垫公路与建筑物的防水处理等。特立尼达岛西南角的彼奇湖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沥青产地。

(1)据图乙描述该沥青湖(彼奇湖)的形成过程。

(2)推测图丙景观可能出现在7月还是1月,从气候角度说明其理由。 (3)分析拉布雷阿成为特立尼达主要的沥青输出港的区位条件。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彼奇湖大量开采沥青,并说明理由。

【答案】(1)油气储集在背斜构造中,与泥沙等物化合而成沥青;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沥青沿断层上涌到地表堆积,形成沥青湖。

(2)7月,彼奇湖地处10°~11°N,7月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较多,雨后气温较低湖面会变硬,可以行走;沥青透水性差,湖面有积水(彼奇湖地处10°~11°N,7月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较多,雨后气温较低湖面会变硬,可以行走;1月彼奇湖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烈日照晒,沥青会变软黏脚。)

(3)位于海湾,建港条件好;港口设施完善;附近沥青资源丰富(最大的天然沥青产地):沥青国际市场广阔;运输的需求量大。

(4)赞成:沥青资源丰富:国际市场需求大;靠近港口,运输方便:埋藏浅易开采:增加就业收入等。

不赞成:非可再生资源,大量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开采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破坏彼奇湖旅游景

观:初级产品利润低等。

【解析】(1)认真阅读地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油气储集在背斜构造中,与泥沙等物化合而成沥青;地壳运动使岩层断裂;沥青沿断层上涌到地表堆积,形成沥青湖。

(2)从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当地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7月;彼奇湖地处10°~11°N,7月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较多,雨后气温较低湖面会变硬,可以行走;沥青透水性差,湖面有积水。(彼奇湖地处10°~11°N,7月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

较多,雨后气温较低湖面会变硬,可以行走;1月彼奇湖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烈日照晒,沥青会变软黏脚。)

(3)从海洋和陆地条件分析建港条件,从商品来源分析运输的需求量大。 (4)赞成主要从经济发展、市场需要、开采条件、增加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 不赞成主要从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

13.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主要保护对象为国际濒危物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北虎及栖息地。该保护区是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形以低山地为主,北部最高点海拔达973m,南部最低点海拔5m,盆地、台地、河谷、阶地、冲积扇三角洲均有发育。

材料二:近几年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活动范逐步扩大。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保护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和林蛙养殖、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材料三:下图为珲春水系图,图中阴影部位为东北虎保护区。

(1)分析保护区内地貌类型多样的原因。

(2)分析珲春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东北虎理想栖息地的原因。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得分训练(三)文综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7zf295nxt4zk8m0hvkq6k2tg1xudp00s86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