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瀚源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差阻式渗压计 作业指导书 HY-D-03-2010 第1页 共2页 第一版 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2010-1-1 (4)仪器电缆沿挖好的电缆沟引向观测站。电缆沟宽 40cm、深 40cm,电缆线之间应平行排列,呈 S形向前引伸。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套管、槽板等对电缆进行专门的保护;
(5)仪器和电缆的回填土在 120cm 以内时,用人工或轻型机械进行压实;填土厚的120~200cm时,可用静碾压实;填土超过 200cm以上时,可进行正常碾压施工;
(6)纪录埋设前后的仪器測值。 说明:也可采用专用钻孔工具钻孔埋设,在填筑高程高于埋设部位 100cm时进行。
b 粘性土料
在粘性土料(土石坝的粘土心墙)中埋设渗压计,当透水石为高进气值时,也可以采用不设反滤料的直接埋设方法。
(1)当土料填筑高于设计埋设高程 50cm 时,在测点处暂停填筑,挖出一个底部尺寸(长×宽)为 30×30,深为 40cm的坑;
(2)在底部用与渗压计直径相同的前端呈锥形的铁棒打入土层中,深度与仪器长度一样,拔出铁棒后,将透水石已饱水的仪器读取初值后迅速插入孔内,并用手加压。仪器压入孔内后,用原填筑料分层回填,并用木槌分层击实。回填压实密度和含水量应与坝体设计一致。 (如图所示) ;
(3) 同层仪器电缆沿挖好的电缆沟汇集在一起, 并在心墙体内沿竖向引至顶部观测站。电缆沟宽 40cm、深 40cm,电缆线之间应平行排列,呈 S 形向前引伸。可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套管等对电缆进行专门的保护;
(4)仪器和电缆的回填土在 120cm 以内时,用人工或轻型机械进行压实;填
9
广州市瀚源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差阻式渗压计 作业指导书 HY-D-03-2010 第1页 共2页 第一版 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2010-1-1 土厚的120~200cm时,可用静碾压实;填土超过 200cm以上时,可进行正常碾压施工;
(5)纪录埋设前后的仪器測值。
D 在水平浅孔中埋设
在地下洞室围岩内或边坡岩体表面浅层埋设渗压计,需要采用水平浅孔埋设和集水。浅孔的深度为 50cm,直径 150~200mm,如果孔内无透水裂隙,可根据需要的深度,在孔底套钻一个 ?30mm的小孔,经滲水试验合格后,小孔内填入砾石,在大孔内填含水细砂,将饱水的渗压计埋设在细砂中,孔口封以盖板,并用水泥砂浆封固,砂浆凝固后即可浇注混凝土或填筑土石料(如图所示) 。
E 在深孔中埋设
在坝基深部、边坡、运行期建筑物内进行渗透水压力监测,需要在钻孔内安装埋设渗压计。钻孔的深度由设计确定,
10
广州市瀚源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差阻式渗压计 作业指导书 HY-D-03-2010 第1页 共2页 第一版 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2010-1-1 孔径一般不小于 150mm。岩体钻孔应做压水试验,钻孔位置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压水试验结果确定。 埋设前测量好孔深,先向孔内倒入 20~40cm厚的中粗砂至仪器埋设高程,然后将带反滤沙包的渗压计放入孔底。如钻孔太深,为防因沙包及电缆自身过重受损,可用钢丝吊住沙包,并把电缆绑在钢丝上进行吊装。经检验合格后,在其上填 20~40cm中粗砂,
并使之饱和,再填入 10~20cm细砂,最后在余孔段灌入水泥膨润土浆或预缩水泥砂浆。 可在钻孔内埋设多个渗压计,实现渗透水压力的分层监测。方法同上,但应做好相邻渗压计之间的封闭隔离(如图所示) 。 当设计为监测建筑物或基础深层的渗透点压力时, 应将渗压计封闭在不大于 50cm的钻孔滲水段内。 当钻孔岩体的渗透系数很小时, 渗压计应埋设在体积较小的集水孔段内。 F 在测压管中安装
在介质渗透系数较大部位 (如土石坝坝壳) 的渗透水压力监测、混凝土坝的扬压力监测以及大坝两岸的绕坝渗流监测等, 通常采用测压管式孔隙压力计。当工程需要实施自动化监测时,可通过在测压管中安装渗压计来实现。 渗压计的典型安装方法是将仪器直接投入到测压管中的设计位置,如混凝土坝扬压力孔内
安
装
渗
压
计
(
如
下
图
左
所
示
)
。
当测压管很深时,应采用钢丝或细钢丝绳拴住渗压计,仪器电缆绑在钢丝绳
11
广州市瀚源建设工程 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差阻式渗压计 作业指导书 HY-D-03-2010 第1页 共2页 第一版 第0次修改 颁布日期:2010-1-1 上,缓缓放入测压管中,钢丝绳固定在管口上部。
测压管的工作状况有三种:即有压、无压和时有时无压。安装渗压计后,管口按两种方式进行改造。一种是无压管口,如土石坝的测压管、混凝土坝的绕坝渗流孔等,其管口结构应保证能方便地进行人工比测,并对设备具有良好的防护功能(如下图右所示) 。
在混凝土坝的扬压力孔测压管,经常表现为有压和时有时无压状态,测压管管口既要能密封以承受压力,而当测压管无压时又要能进行人工比测,因此需要制备专门的管口设备(下图为有压和时有时无压的管口装置的示意图) 。
3.3 电缆安装
仪器电缆布置时不得与交流电缆一同敷设,电缆走线应尽量避免受到移动设备、尖锐材料等的伤害。埋入坝体混凝土中的仪器电缆应详细记录埋设部位,使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