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者:彭燕凌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30期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过程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毕业生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通常伴随着迷茫与攀比与随大流等心理状态,这些不端正的就业心理,使得部分大学生难以觅得优秀的职位。本文结合现代就业形势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客观分析,对转变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出了几点策略,旨在促使减少大学生就业心理偏差的出现,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与渠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2 引言
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现在的大学生就业不是国家直接一一安排,接口空缺职位,对口专业,除了一张毕业文凭,大学生为保证就业的安稳,不被淘汰,必须面面俱到的准备相应的就业技能,端正择业的心态,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并让自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积极表现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独具特色的时代性。如今的大学生他们个性强,独立自主,并且敢于竞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高,喜欢尝试全新的挑战。他们充满自信,在择业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朝气蓬勃。在全球化、多媒体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就业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渴望就业,渴望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并且在就业过程中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就业方向,他们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突破了过去固定的就业模式,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消极表现
大学生心智虽然成熟了,但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遇到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造成造成他们的就业心理困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他们缺乏从基层做起的耐心与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为保留所谓的“面子”,不愿从零做起。二是,求职过程中攀比心理较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会出现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现象,吃在嘴里看在碗里,不能脚踏实地的在就职岗位上安稳工作。当然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