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员工三级、年度培训教案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2 1:10: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全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工段班组)

1、岗位员工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操作(各岗位所挂蓝色塑封膜操作规程内容),禁止违章蛮干,要坚决杜绝酒后上岗。

2、严禁利用电气设备烘烤衣物、取暖、热饭等,严禁私自砸、扭、拆、碰电气设备。 3、电气设备起火,必须先断开电源,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泡沫灭火器灭火。

4、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抢救时必须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上报车间和调度、打电话通知医院及时把伤亡情况反馈到安全部门和公司领导。 5、电气作业中禁止带电作业,检修设备必须挂牌。进行设备维修或处理各种故障时必须断开相应动力源,并且要有人监护,否则严禁私自作业。

6、非本人的设备严禁操作,设备运转或未停稳时,不得离开岗位,请其他人员协助工作时,要请本工种员。工作前,工作者必须向协调人员讲明工作的目的、范围、行走路线、出现紧急情况的处理办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7、检修作业前,要对周围的设备,环境进行安全确认,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

8、组织抢修、生产、清理卫生等活动时,必须由组织者统一安全协调,说明安全要求。组织者每项指令都要考虑人身和设备安全。工作人员必须执行指令,不得自作主张行动。

9、岗位作业工序,在传递信号不明、传递指令失控时候,不得盲目开启和停止设备;操作中必须做到“一问二看三操作”。

10、进行设备抢修时,组织者在安排抢修工作同时,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和现场安全工作。钢管、管坯在输送中发生故障,严禁将手伸入管腔、管坯断面推拉。需要推拉,必须使用专门工具,并且通知操作人员配合,在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的条件下进行工作。

11、设备维修要求:设备的维修养安装必须符合工艺和安全要求,一切防护配套部件不得随意更改、拆卸。不准用身体任何部门触及运动体、带电体、高温体、有毒和腐蚀性物体以及高压装置等有危害的物体和设施。

12、员工安全职责: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交班要为接班创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条件。

13、公司预案分类:我公司应急预案分为三类,分别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一般事故应急预案。

组织学习部门 工段班组 员工培训学习确认签名 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内容

1、所有接触职业危害岗位,必须经人力资源部体检合格,方能上岗作业。

2、上岗作业时,员工所发放的耳塞、口罩,在上岗前务必要佩戴好才能进行相关操作,尤其是噪音岗位、电焊操作、喷字时,更应该戴好耳塞、口罩等相关防护用品,否则严禁上岗操作,职业危害岗位职工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佩戴耳塞口罩。

3、夏季高温工作时,如感觉身体不适应,有前期中暑迹象时,应该及时向当班班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反映,并立刻退出工作岗位,到通风阴凉处休息,切勿带病作业,以预防中暑。

4、煤气作业岗位有固定式一氧化碳报警仪或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固定式报警仪要常开,以及时观察作业现场一氧化碳浓度,到环炉内环操作时,要携带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氧化碳浓度显示超过24PPM要立即退出现场。

5、喷字涂油开始时,必须先佩戴防毒口罩,打开送排风装置,以降低溶剂的挥发浓度。 6、职工有权拒绝对自己存在危害的工作指令,对于上级违章指挥冒险作业时,可以及时说明,并汇报,并采取措施后方能作业。

7、职工换岗、调岗时,班组长要及时通知车间和人力资源部,以查阅新岗位职业危害情况,并结合监护档案,给予确认和否定。

8、各岗位降低职业危害因素浓度的风机、报警仪器等禁止关停。

9、职业危害告知,噪声、粉尘。相关岗位职工务必正确佩戴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耳塞 口罩 防尘口罩和防毒口罩可以有效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从业者的伤害,保护从业者健康,公司电焊操作、煤场铲车、修磨,喷字等生产岗位要及时佩戴口罩。 耳塞可以有效隔断噪音,是听力防护用品首选选择,平时要保持耳塞清洁,佩戴时松紧度要适 中。刚开始佩戴时有不适感,随着佩戴适应,可以有效保护听力。 组织学习部门 公司、车间、工段班组 员工培训学习确认签名 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再培训教育

1、每个岗位都放置了安全作业规程,即各岗位的绿色胶膜复印操作规程,职工不生产时要经常学习,不断加深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职业危害岗位要佩戴耳塞和口罩。 2、“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即指依靠员工的集体智慧,充分发挥一线管理人员及员工熟悉现场、了解现场的优势,促进其自我改善及相互推动改善。,不断提升公司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素质、并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安全管理“零工伤、零灾害、零污染”的总目标。

3、新来员工第一年是事故的多发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高。是由于新员工在生产各方面安全素质不够引起的。一般新员工初来乍到,对岗位、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存在好奇、紧张、侥幸、逞能、莽撞等一些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存在这样的不安全心态就会在工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安全的行为(违章作业),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务必引起起我们新员工的重视。第一年新来职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时刻防范车间一切传动、转动体,工作时间严禁窜岗、离岗谨防事故发生。

4、电气、起重、焊接(切割)、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的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5、三不伤害原则:三不伤害就是指在生产工作中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注]:员工的安全是公司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有了安全,美好生活才有可能;他人生命与你的一样宝贵,不应该被忽视,保护同事、不伤害他人是你应尽的义务;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变化的环境蕴含多种可能失控的风险,你的生命安全不应该由他人来随意伤害,工作中应该做到不被他人伤害。

6、在我们公司经常见到的有乙炔和氧气气瓶,这两种气体主要用于进行气割等作业。属于易燃易爆、危险性比较大的压力容器,非持证上岗人员不能操作,持证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7、具有职业危害岗位粉尘、噪音,要及时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尤其是煤场及车间内部职工,口罩耳塞应要佩戴齐全。 8、事故案例回放:

2008年5月,穿孔机机台操作人员,未确认下方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盲目开启穿孔行车,伤到下方调车人员。

原因分析:在没有作安全确认的情况下,盲目开车,违反穿孔机台操作规程和“三不伤害”原则。所有职工都要充分认识到,尤其是关键机台设备如操作室、行车驾驶员在每项操作之前都要充分考虑下方人员的安全性。

组织学习部门 公司、车间、工段班组 员工培训学习确认签名 年度安全职业卫生再培训教育

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就是预防原理。在可能发生人身伤害、设备或设施损坏和环境破坏的场合,事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发生重合,使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事故的发生。我们控制事故的发生也就是从人和物两个方向入手,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举例]:由于机床的旋转部位外露而造成的工人的手被绞伤。首先机床的危险部位外露是由于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也就的不安全的的状态。而人的手靠近外露旋转部位,是属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只有是人的手伸进了危险部位、而设备本身的旋转部位外露,事故才会发生。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如在有旋转零件部位的设备旁穿肥大服装等);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状态反映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包括物、作业环境潜在的危险。不安全状态分下列几类: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罩、安全带、安全鞋等);4、生产场地(环境)不良。 触电急救

当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从触电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艰效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要先观察伤者是否清醒,如神志清醒,应使其训地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者应就是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刻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组织学习部门 公司、车间、工段班组 员工培训学习确认签名

搜索更多关于: 员工三级、年度培训教案1 的文档
员工三级、年度培训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8j9358s7i072ie1ycat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