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溯历史,探究货币的进一步演变──探究纸币的产生、发行与使用 (一)纸币的产生、含义
录像片断:三国演义、孔乙已中的某些片断。
通过看录像片断,归纳出货币的发展经历了金银条块(足值)-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的发展历程。
什么是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个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我们使用的人民币就是纸币,是由谁发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发行人民币。
人民币小知识
迄今为止,我国已发行了5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从1948年12月1日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使用,有12种面额,共62种版别。这套人民币没有辅币,也没有硬币,最小面额为壹元券,最大面额为五万元券,带有明显的战争印记和恢复生产时期的痕迹。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发行至19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使用,按版别共16种。增加了角币与分币,并发行了硬币。第三套人民币是在1964年4月15日发行的,共有13个版别,直到今天还有少数票种仍在流通之中。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发行的,共14个版别,增加了伍拾元和壹佰元券的大面额币种。第五套人民币是1999年10月1日发行的,当时发行有壹佰元券面额。经国务院批准,中央人民银行对第五套人民币(1999年版)的生产工艺、技术进行了提高。
(二)流通中的货币量 【走进生活】
在小镇一幢屋子里,女主人在和一位男子交谈,在旁边桌子上放一叠纸币,男子说道:“不管怎么样,还债日期已经到了,我必须拿到钱才回去”。女主人愁眉苦脸地说道:“如果还给您,孩子就没钱看病了”。男子狠了狠心,去抢桌子上的纸币,女主人苦苦哀求对方,千万不能拿走。
这番情景被从塞夫星球来的宇宙人看到了,他们决定研究这是什么珍贵的东西。于是,便偷走了那叠纸币。把纸币放进复制机内,这种装置能够迅速查明被放进去物体的成分,并且照原样复制出来。无论是内部组织还是外表形态都跟原物一模一样,复制完将这些复制品和原物放到了老地方,看那两个人的表现。两
个人不约而同地把纸币抢到了手里,仔细观看,是真正纸币,都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塞夫星人看到他们爱不释手,于是,又开动了复制机,复制出了几百亿张纸币。他们便驾驶宇宙飞船腾空而起,并准备把那几百亿张纸币从空中撒下去。
准备提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教学活动:辩论赛。
正方:国家发行的纸币多比少好。 反方:国家发行的纸币少比多好。
通过辩论赛使学生明确纸币的发行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国家纸币发行量越多,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国家纸币发行量越少则会引发通货紧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不利的。国家虽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三)正确对待货币 1.规范人民币的使用
有一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通过制贩假币获取不义之财。制贩假币既给我们造成了经济损失,干扰了国家金融秩序,对于这种行为,除国家加大打击力度之外,作为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学习一些辨识假币的知识。
怎样鉴别假币?(学生参与) 多媒体投影:
摸——真币采用凹版印刷,摸上去特定位置有凸起感;
看——就是看水印,印刷质量等,假币的水印往往是后期强行印上去的,容易模糊和变形,而真币的水印早在图案印刷前就嵌在了纸张里,看起来清晰,有立体感;
听——就是把钞票拿在手里轻轻甩打,真币的纸张非常好,有清脆的声音,而假币根本无法模仿;
验——市民可到银行柜台去,那里有专门的设备来识别真伪。 2.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活动:学生讨论,踊跃发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以及纸币的有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人民币,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w.w.w.k.s.5.u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2011-07-26 10:50:50) 转载▼ 标签: 分类: 我的自留地
杂谈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 知道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 了解由物物交换到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 ○ 理解货币的本质
○ 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知道货币还有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 理解纸币的含义
○ 知道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2)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2)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公平竞争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2、难点: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问:大家最近一次购物是什么时候?你都买了些什么?拿什么买的?(学生会列举各种生活必需品→用钱买来的)
钱是俗称,在经济学里我们称之为货币(老师展示100元的人民币)带钱的同学请拿出来看看,一张小小的纸片为什么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可以购买各种商品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来了解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 (一)、货币的本质(板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钱也就是货币买来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大家刚刚列举的这些书、笔、电脑、衣服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商品。请同学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