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惊蛰》阅读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8:13: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惊蛰》阅读附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惊蛰 苇岸

①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叫绝的,除了它的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与准确对应,还有一点,即它的一个个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名称。这是语言瑰丽的精华,它们所体现的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使我们后世的汉语运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惭愧。 ②“惊蛰”,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这是一个带有“推进”和“改革”色彩的节气,它反映了对象的被动、消极和等待状态,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就像一个乡村客店老板凌晨轻摇他的诸事在身的客人:客观,醒醒,天亮了,该上路了。

③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有“革命”意味的节气,连阴数日的天况,今天豁然晴朗了(不是由于雨霁或风后)。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或池塘,从中央到岸边,依其深浅,水体色彩逐渐减淡。小麦己经返青,在朝阳的映照下,望着满眼清晰伸展的绒绒新绿,你会感到,不光婴儿般的麦苗,绿色自身也有生命。而在沟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山,连片的草色已似报纸头条一样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苗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在田里,我注意到有十几只集群无规则地疾飞鸣叫的小鸟(疑为百灵);它们如精灵,敏感、多动,忽上忽下;它们的羽色近似泥土,落下来便会无影无踪;我曾试图用望远镜搜寻过几次,但始终未能看清它们。可爱的稚态、新生的活力、知前的欢乐、上升的气息以反地平线的栅栏,此时整个田野很像一座太阳照看下的幼儿园。 ④“惊蛰过,暖和和。”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选自《大地上的事情》)

1.根据文意,请概括“惊蛰”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二十四节气名称令我们骄傲和惭愧的原因是什么?(可联系当今人们运用汉语的实际情况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简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草第③段首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谚语“惊蛰过,暖和和”,改为“惊蛰过,暖和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清明”、“谷雨”、“白露”等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东方田园风景与中国古典诗歌般的美,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气,模仿作者对“惊蛰”的解读,以合理的想象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春雷惊(唤)醒了自然万物。

2.节气名称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与表意美,我们因此为先人的智慧感到骄傲;今人运用双汉语,存在不路规范、不够简洁、表意缺诗意美的现象,所以感到惭愧。

3.比喻句,形象贴切地表现了“惊蛰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 4.结构上: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内容上:“惊蛰”这一具有“革命”意味的节气,与上文中“显现出一丝善意的冒犯和介入”相呼应,同时为下文展开描述“豁然喀朗”的画面做铺垫。

5.原句叠词、押韵并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改动后句子不再押韵,语言平淡,民间谚语的韵味消失。或:“醒和和”运用了叠词,仿佛使人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突出了人的主观情感,而“暖和了”只是一个气温客观的变化过程。另外,“暖和和”与上句押韵,朗朗上口,符合谚语简洁好记的特点。改动后,句子没有了这样的效果。(意对即可)

6.描绘扣住季节特征,想象合理,语言通畅。示例:白露;微微透着些曦光的清晨,茫茫秋水泛着些许的寒意。一丛丛郁郁青青的芦苇凝着一层细细密密的露珠,播曳在清寒的秋风里。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搜索更多关于: 《惊蛰》阅读附答案  的文档
《惊蛰》阅读附答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8k1i8nfhy0fvam2gyzr6h1tx45d76007l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