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0届湘赣皖·长郡十五校高三联考 第二次考试
化学能力测试
时量:150分钟 总分: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T~3 C~12 N~14 O~16 Na~23 P~31 Fe~56 Cu~64 Ce~140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对高三学子的复习备考造成了较大冲击,质量分数0.5%的过氧乙酸溶液能高效杀死
该病毒,在重症隔离病房用过氧乙酸与苯酚溶液混合可以提高消杀效率 B.J—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不是合金材料
C.尽量使用含 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的宗旨” D.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是由于石油炼制过程中未除去氮元素 8.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6g C2H6O完全燃烧,有5NA个C—H键断裂
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轻64 g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2.6g NaT与足量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中含有中子数为0.1NA D.56g Fe粉与1 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9.BMO(Bi2MoO6)是种高效光催化剂,可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C6H6O+ 7O2
6CO2+3H2O
B.该过程中BMO+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
C.①和②中被降解的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光催化降解过程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等
10.化合物M(结构式如图所示)是常用的还原剂,由H·C·Brown和Schlesinger于1942年在芝加哥大学
发现。其中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减小的不同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W、Z与W均能形成原子个
数比为1:1和2:1的化合物,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 A族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一元弱酸 C.X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D.化合物M不能与Z2W2反应
1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序号 Ⅰ Ⅱ Ⅲ 实验步骤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实验现象 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 铜粉有利余、溶液黄色褪去,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A.实验Ⅰ、Ⅱ、Ⅲ中均涉及Fe3+被还原
B.对比实验Ⅰ、Ⅱ、Ⅲ说明白色沉淀的产生可能与铜粉的量及溶液的阴离子种类有关 C.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能出现白色沉淀 D.实验Ⅱ、Ⅲ中加入蒸溜水后c(Cu2+)相同
12.镁稀土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讯和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熔盐电解法是一种高效制备镁
稀土合金的方法,实验室制取Mg-Gd合金(物质的量比为1:1)的电解槽示意图如下(相对原子质量Mg—24,Gd—1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添加LiF、BaF2的作用是催化剂
——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F—2e== F2 ↑
C.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生成Mg- Gd合金的质量为
3.62 g
D.电解结束后,铝、碳电极质量不变
13.磷酸(H3PO4)是一种中强酸,常温下,H3PO4水溶液中含磷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微粒的浓度占各含
磷微粒总浓度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NaOH溶液至pH=7,溶液中c(Na+)>c(H2POB.该温度下,H3PO4的三级电离常数Ka3>10-12
)+c(HPO
)+c(PO
)
———4243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