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砼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子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浇注砼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砼浇注的准备过程中,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对材料准备情况进行核查,对各岗位的人员逐一落实。
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操作中严格按振动棒的作用范围进行,严禁漏捣,避免因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或因过振而出现振捣性离析的情况。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按梅花点布置,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动至砼停止下沉,表面呈平坦泛浆,不再冒气泡为止。振动过程中,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在砼振捣平整以后,初凝之前进行表面抹压,以清除早期产生的塑性裂缝。 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项 目 混凝土抗压强度 桥台 基础 断面尺寸 墩柱 帽梁 桥台(基础) 长度 墩柱 帽梁 桥台、墩柱 顶面高程 帽梁 纵、横轴桥台、墩柱 线位置 帽梁 桥台 垂直度 墩柱 墩柱间距 平整度 麻面面积 支座位置 预埋件位置 位置 高程 预留空孔径、孔深 洞 其它预留孔位置 允许偏差(mm) 符合设计要求 +10,-8 ±15 +5,-3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评定 4 钢尺检测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 2 +10,0 ±5,0 四角各水准仪检测 ±10 每 一点 ±5 构 经纬仪检测 筑 8 2 物 5 2 垂线、钢尺检查 0.25%H且≯25 0.15%H且≯10 1 钢尺检测 ±10 3 2m靠尺检查 3 1 不大于0.50% 2 3 2 钢尺检测 每件 1 +20,0 每个预留孔洞 10 4.6、基坑回填
基坑回填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不得采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
8
物等回填。
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不得对结构物基坑进行回填,到结构物的拆模期终了3天以后进行回填,如果混凝土养生条件不正常,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延长时间。 五、工程质量和工期保证措施 5.1、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5.1.1、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项目经理部成立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全体职工进行创优活动;各施工队成立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监督管理操作质量。实现项目经理对质量管理总负责制,项目副经理及项目总工程师分管主抓,质检工程师专职(中级以上职称)监察,班组质检员检查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管理原则
为确保本工程质量合格,争创优质工程,必须对本合同段的拟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突出质量的事前控制,重点强调质量的过程控制,做好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 5.1.2、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方针
在本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自始至终把质量放在首要地位,坚定不移地贯彻我单位“中国建筑,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质量重于泰山”的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质量目标
确保质量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争创优质工程。 ○3质量保证措施及体系 A、组织保证措施
组织严密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分工到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详见附图。质量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田振国
副组长:张红风、刘 民
组员:王春光、周 智、李义龙、郝福坤
田振国
张红风 刘 民
9 王春光
周 智 李义龙 郝福坤
B、制度保证措施
○A遵守水渠原理:水到渠成
○b坚持各负其责,哪个环节出现问题追查谁
○c加强内部管理,在工程质量上要加强关键部位、关键节点的控制,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样板制。
○d强调前馈控制
○e严格执行“会诊制度”和“奖罚制度” C、技术保证措施
为实现我单位对业主的承诺,在本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将运用先进的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科学的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广泛控制质量职能分析和健全企业保证体系,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管理措施。
D、质量保证体系(如下)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ISO9002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制度保证体系岗位质量责任制施工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样板制,“三检”制等。质量目标:确保市优依 据 规 范 、标 准 控 制施工保证体系材料构件设备检验质量检验子体系工 序 质 量 检 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达到质量目标部位工程质量检验单位工程质量检验组 织 保 证 体 系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领导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测量队试验室工程测量和监测;材料试验及过程检验、施工试验。合约商务部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对进场分承包方进行预审,并负责计量工作技术质量部图纸会审及施工方案编制,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综合部工程部材料设备部供应合格材料保证施工机械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安保外联部安全文明施工拆迁切改负责文件收发,保证工程所用文件的有效性组织施工并对各项 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实行动态管理
10
5.2、工期保证措施 5.2.1、管理保证措施
(1)、项目经理部立即开展工作,调遣具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经济、行政等各类专业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上场。
(2)、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方式,做到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物资供应、统一资金收付。各施工队伍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领导下,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3)、发挥整体优势,对施工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合理组合。
(4)、加强现场的思想政治工作,抓住时机,开展以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比效益的劳动竞赛,使每一位参加施工的职工都充满责任感、荣誉感和紧迫感,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
(5)、正确处理好与当地政府、沿线群众及兄弟单位的关系,取得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为施工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5.2.2、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1)、坚持一个“早”字,即早准备、早安排、早上场、早开工。
(2)、项目经理部按照投标时的工期承诺,编制具体、实施性的施工计划和总体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工序施工方案,抓住关键工序,展开交叉、平行、流水作业。必要时增加投入,增加作业班次,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进度。
(3)、坚持领导干部跟班作业,协调各工序间的施工矛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技术干部关键工序现场指导,对出现技术上的新问题及潜在的不良因素,及时给予技术上的纠正和指导。
(4)、合理安排施工程序,积极探索从施工方法上寻求加快施工进度的路子,避免重复作业和减少相互干扰。充分发挥机械化施工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5)、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效率,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任务。
(6)、提高作业质量,杜绝返工浪费。严格按作业程序作业,一次成型,一次达标。 5.2.3、施工设备保证措施
(1)、根据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配齐配足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加大机械化作业程度。
(2)、合理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