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二]辽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7 20:04: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

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阿尔茨海默病(缩写为AD,俗称“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该物质的沉积会损伤周围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向患者体内注射抗Aβ的抗体,能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 B. 向患者体内注射兴奋性神经递质,能明显改善其病情 C. AD病人的Aβ沉积在组织液中,会改变神经细胞的内环境 D. AD病人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和突触部位兴奋的传递均受到影响

2.下图所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 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 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间隙 C. Ⅰ中枢神经系统 Ⅱ脑 Ⅲ脊髓 Ⅳ大脑

D. Ⅰ特异性免疫 Ⅱ体液免疫 Ⅲ细胞免疫 ⅣB细胞

3.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如图是某患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一、单项单选题(共40小题,1-20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A. 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是来自Ⅰ1个体的基因突变 B. 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4 C. 若Ⅳ1与正常男性婚配后生有一男孩,则该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 D. 该家族中表现正常的女性都不传递致病基因 4.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有一双亲生了四个孩子,其中只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不考虑突变),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

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

③正常情况下,1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四种精子

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 四项

5.如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

A. 发生了基因突变 B. 发生了染色单体互换 C. 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6.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

A. 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 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 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 人由于晒太阳皮肤变黑 8.下列生命活动可能会使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分离 ②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③基因突变 ④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互换 ⑤染色体结构变异 ⑥染色体数目变异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9.可产生新基因及可为生物界的千姿百态提供丰富变异来源的分别是( ) A. 前者为基因重组,后者为基因突变 B. 前者为基因突变,后者为基因重组 C. 两者均为基因重组 D. 两者均为基因突变

10.运动员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发展力量,但是并不能传递给下一代,原因是( ) A. 肌细胞不能携带遗传信息 B. 体细胞发生的突变不能遗传 C. 生殖细胞没有携带全套遗传信息 D. DNA碱基序列不因锻炼而改变

11.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12.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

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

B. 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

C. 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 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13.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复的短序列,它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这种短序列可用于( )

A. 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 侦查罪犯 C. 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 基因治疗 14.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 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 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D. 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15.有一种塑料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能迅速分解为无毒物质,可以降解,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培育专门“吃”这种塑料的细菌能手的方法是( )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16.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 ②是自然选择 C.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 ④是物种多样性

17.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研究某时间段中其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岛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②甲岛上鸟的种类较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较剧烈 ③甲、乙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并且两个基因库之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大 ④最终甲、乙两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趋于相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形成了不同物种

B. 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就形成了不同物种 C. 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然经历

D. 每个新物种的形成都必定经历从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19.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择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抗药性强的家蝇。上述实验事实说明了( ) A. 家蝇的抗药性是DDT使其基因突变的结果 B. 家蝇的抗药性本来就存在,不是DDT诱导的结果 C. 家蝇的抗药性是DDT使其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 家蝇的抗药性是家蝇对DDT抗药能力逐代提高的结果

20.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

A. 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 B. 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 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 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21.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各10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如表所示。已知0.9%NaCl溶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 B. 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 C. 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 D. 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

22.下表是血浆、组织液和骨骼肌细胞内液某些成分的浓度及总渗透压的比较(浓度单位为mEq?L,渗透压单位为mOsm?L).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1

A. Na+、Cl-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B. 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

[高二]辽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8otp4bflv0h1ll01eyq0a6ri16ozy014bx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