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蜡含量的原油分类:蜡质量分数
蜡质量分数≤2.5% 低蜡原油 蜡质量分数2.5%~10.0% 含蜡原油 蜡质量分数>10.0%的原油 高蜡原油
大多数储运专业文献中,含蜡原油和高蜡原油统称含蜡原油。 2. 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干气和湿气 3. 按照C5界定法,天然气可以分为:贫气和富气
4. 北美、西欧有关的管道标准已规定,20英寸以上的气管应加内涂层,长距离输气管内壁一般涂敷有机树脂
涂层的主要优点有: 减小内腐蚀 、 粗糙度下降 。
5. 泵站总的特性曲线都是站内各泵的特性曲线叠加起来的,方法是:并联时,把相同扬程下的流量相加;串联
时,把相同流量下的扬程相加。
6. 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是指在压力供需平衡条件下,管道流量与泵站进、出站压力等参数之间的关系。 7. 泵机组工作特性改变或调节方式有:1、换用和切割叶轮;2、变速调节。
8. 采用顺序输送时,在层流流态下,管道截面上流速分布的不均匀时造成混油的主要原因 9. 长距离输油管设计过程一般为:线路踏勘、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0. 从管道输送角度,按流动特性分类,原油大致可分为轻质低凝低粘原油、易凝原油及高粘重质原油。 11. 触变性原因:一定剪切作用对蜡晶结构的破坏有一定限度,在结构破坏同时,蜡晶颗粒及由其组成的絮凝结
构间存在一定的重新连结过程(即结构恢复),故经过一定时间的剪切后,表观粘度趋于一个平衡值。
12. 储气方法有:地下储气 液化储存 储气罐 末段储气
13. 单位体积干天然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 含水量 ,它与天然气的 压力 、 温度 有关。当天然气被水饱和
时,其温度也称为 露点
14. 多压气站长距离输气管道中途泄漏气体时,漏点前的输量> 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 正常进出站压力;
漏点后的输量<正常输量,进出站压力均< 正常进出站压力;离漏点越近,压力变化值越大
15. 对DN300~700毫米的原油管道,设计时原油一般经济流速为1.5~2.0米/秒;成品油2.0米/秒左
右
16. 对同一结构的泵,所输液体的蒸气压愈高,泵所要求的允许汽蚀余量愈低。
17. 对含蜡量很少稠油,其胶凝为温度较低时原油粘度极高,而导致其整体失去流动性。称“粘温胶凝”。 18. 对山区高差比较大的管道,采用并联泵比串联泵更为适宜。 19. 对应状态是指不同物质具有相同的对比温度和对比压力的状态。
20. 地下储气或液化储气适用于调节季节用气的不均衡,而用储气罐储气则适用于调节昼夜或几天内的用
气不平衡问题。
21. 按表观粘度随剪切率的变化,可分为假塑性流体与胀流性流体;按在恒定剪切作用
下,表观粘度是否随时间变化及如何变化,可分为无依时性流体(与时间无关的流体)和依时性流体(与时间有关的流体),依时性流体又可分为触变性流体、反触变性流体等;按流体是否具有明显的弹性,又可分为纯粘性流体与粘弹性流体。
22. 防止水合物的方法有:脱水 加热 降压 添加防冻剂
23. 管输天然气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为: 热值 、 CO2 、 H2S 和 含水量 。
24. 工程上用压缩因子来表示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PVT特性之间的差别,该值偏离1愈远,表明气体的PVT性质偏离 理想气体 性质
愈近。
25. 管路特性曲线反映了当管长L,管内径D和粘度μ一定,Q 与hf 的关系。 26. 管内壁结蜡关键因素:温度。温度有两方面作用:温差作用、浓差作用(分子扩散) 27. 国外离心油泵趋势:高速、高效、大功率方向发展。
28. 含蜡原油呈现触变性机理:即较低温度下原油中蜡结晶析出,并形成絮凝结构甚至整体网络结构。在剪切作用下,蜡晶结构受到破
坏,表观粘度下降
29. 固体干燥剂吸附脱水常用的吸附剂有:硅胶、活性氧化铝、铝矾土、分子筛等 30. 根据输气管道设计规范中规定水平管是指沿线最高与最低点高程差小于200米的输气管道 31. 含蜡原油管道中的蜡沉积机理主要包括:分子扩散,布朗运动,剪切弥散 32. 降凝剂能改变蜡晶形态和结构,其机理大致有晶核作用、吸附作用、共晶作用三种观点 33. 加热输送是目前输送含蜡多、粘度大、倾点高(三高)原油的普遍方法 34. 经验表明:在凝点温度时,原油屈服应力一般在5~15 Pa的范围
35. 剪切作用对含蜡原油流动性的影响取决于原油的组成、剪切的强度与温度、原油的物理或化学改性状态 36. 降凝剂作用机理:降低蜡晶结构形成的温度、削弱已形成蜡晶结构的强度. 37. 经过长时间静置后测定的屈服应力称静屈服应力(静屈服值)
38. 进行输气管热力计算的目的是:计算管线的储气能力 、热应力和绝缘层选材、 求气体的压缩因子、判断管线内水合物形成区 39. 可以提高管线输气能力的措施有:铺设副管、缩短站间距、倍增压气站
40. 雷诺数标志着油流中惯性力与粘滞力之比,雷诺数小时粘滞阻力起主要作用;雷诺数大时,惯性损失起主要作用。 41. 离心泵所要求的允许汽蚀余量不仅与泵的结构特征有关,还和所输液体的组成及热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42. 蜡结晶析出使降温1℃所放出热量=液相部分比热容Cy+所析蜡结晶潜热 43. 埋地热油管启动方式有:冷管直接启动与热水预热
44. 目前除广泛应用的降凝剂改性处理输送工艺外,工业应用的含蜡原油降凝减阻输送工艺还有热处理改性输送、水悬浮输送、气饱和
输送等
45. 摩阻损失随流速及油品的物理性质等因素而变化。摩阻损失=沿程摩阻+局部摩阻 46. 某站停运,全线流量下降,且停运站距首站越近,对流量的影响越大
47. 某站停运,停运站之前的各进、出站压力均上升,停运站之后的各进、出站压力均下降 48. 评价含蜡原油流变特性的主要指标有:粘度,凝点,静屈服值
49. 屈服应力是使流体产生流动所需的最小剪应力,对输油管道停输再启动有重要影响 50. 气体调峰的方式有: 机动气源 、缓冲型用户 、储气设施 、末段储气 51. 如管道输送汽、煤、柴三油品时,其输送次序通常按汽→煤→柴→煤→汽来安排
52. 如果一定输量的液体从某高点自流到终点还有能量富裕,且在所有的高点中该点的富裕量最大,则该高点就是翻越点 53. 输气管内产生水合物堵塞事故时,采用降压方法最简便,可迅速使水合物分解,管路畅通
54. 首站入口压力一定的多压气站输气干线,若某站停运,则停运站号愈 小 ,输量下降愈 大 。与正常运行相比,停运站上游各站压
力均 上升 ,停运站下游各站压力均 下降 ,愈靠近停运站,压力变化幅度 大 。
55. 石油蜡包括液蜡、石油脂、石蜡和微晶蜡。对原油流变性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石蜡和微晶蜡。 56. 输油管道工程中评价原油流动性能或可泵送性能的指标主要是表观粘度、屈服应力、凝点
57. 顺序输送混油机理:层流混油:楔形油头+浓差分子扩散紊流混油:紊流扩散(局部流速不均、紊流脉动及浓差分子扩散) 58. 输油应用较多泵型有:往复泵、离心泵、螺杆泵
59. 输油系统用泵特点:往复泵只能采用“罐到罐”或“旁接油罐”方式,而以“旁接油罐”方式为优;离心泵机组可采用“旁接油罐”或“从泵
到泵”的输油方式
60. 顺序输送输油管中,为减少混油损失,总按油品物化性质相接近程度来安排输送次序 61. 输油首站、分输站、输入站、末站油罐容量取决于管道输量及所需的储备天数
62. 输气管计算中,平均压力的应用包括:用来计算压缩因子的数值、计算输气管的储气量、 确定输气管线壁厚 63. 输气管末段的工作特点包括:末段流量是变化的、气体在末段管线中属于不稳定流动
64. 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质,在常压下空气中含有 5%-15% 体积浓度的天然气时,遇明火即可燃烧或爆炸。 65. 6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