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9年美国白蛾防控方案
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山东省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在总结2008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山东省2009年美国白蛾防控实施方案》。
一、美国白蛾发生、防控情况 (一)美国白蛾发生情况
美国白蛾是我国重大的外来有害生物,是国际、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1979年在我国辽宁丹东首次发现,1982年传入山东荣成、1984年传入陕西武功、1990年传入河北秦皇岛、1993年传入天津、1994年传入上海、2003年传入北京。
美国白蛾在山东发生发展过程大体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年至1985年,荣成市有7个疫情乡镇,36个疫情单位,1935株树木受害。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2年,先后在威海、烟台、潍坊等地的88个乡镇,1083个单位发生疫情。受害树木10万株,网幕26万多个。
第三阶段:1993年至2003年,新增东营、青岛;威海、烟台、潍坊等老疫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出现大的灾情。
第四阶段:2004年至今,美国白蛾由东向西扩散蔓延,危害呈逐渐加重趋势。2008年在济南、青岛、淄博、东营、
1
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滨州、德州、日照、聊城、临沂、莱芜15市的107个县市区(附表5),976个乡(镇)发生美国白蛾疫情。发生面积181万亩,其中中度以上发生面积41万亩。与2007年相比,新增了济宁、临沂、莱芜3个市;新增了43个县(市、区);新增了485个乡(镇);总计增加发生面积103万亩。 2008年美国白蛾发生危害特点是:突发性强,点多面广,个别地方发生严重,出现连片树木叶片被吃光吃残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我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二)2008年美国白蛾防控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先后召开了三次美国白蛾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了防控目标责任书,各地也层层签订美国白蛾防控责任书。针对美国白蛾蔓延速度快、危害重、社会影响大的实际,各地普遍加大了防控工作力度。全省共投入资金1.6亿元,人工475万个,喷药器械47547台,农药1349吨,剪除网幕4935万个,捕捉成虫4180斤,人工捉幼虫、挖蛹58000斤,绑草把70万亩。全年完成防治面积181万亩,防治作业面积758万亩次,其中,生物防治443万亩次,人工物理防治315万亩次,释放周氏啮小蜂152亿头。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及周边地区和主要风景区做到了监控严密,及时发现,及时防治,确保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顺利举办。烟台、威海、东营采取以周氏啮小蜂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将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基本上达到了有虫不成灾。泰安、临沂、济宁、莱芜加强监测普查,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除治,疫情基本得到控
2
制。济南、滨州、德州、淄博、潍坊、聊城、青岛等地虽然发生较重,经过采取人工物理、生物等综合手段全力防治,减轻了危害程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监测手段落后。仪器设备陈旧,主要采用传统的地面调查方式,费工费时,准确率不高,影响监测、预报工作开展。二是防控体系基础设施滞后。监测、检疫检验、除害处理设施以及应急防控所必需的交通工具及药剂药械等物资储备严重匮乏,不能满足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三是天地繁育基地规模小,繁育数量有限,加之基地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四是经费不足,一些地方不能及时开展监测预报、疫情普查、适时防控,致使防控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害。
二、2009年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美国白蛾发生发展规律,结合目前林分状况和各级测报点数据,经认真分析研究,预测2009年美国白蛾在我省仍呈大发生趋势,疫情将进一步扩散蔓延,危害严重。济南、德州、聊城、淄博、滨州、潍坊危害程度可能进一步加重;泰安、莱芜、济宁、临沂疫情可能进一步扩散,部分区域发生较重;枣庄、菏泽有发生疫情的可能。预计2009年美国白发生面积在400万亩左右。
三、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遵循“突出重点,分
3
区治理,属地负责管理,专群结合,联防联治”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负责、搞好基层培训、广泛动员群众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和除治并重,强化普查监测、检疫,实施以无公害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尽最大努力压缩疫区范围,降低虫口密度,减轻灾害损失,实现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四、防控目标任务
(一)防控目标及对策。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特点,将美国白蛾防控划分5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对策,重点是加强监测普查,关键是查治第一代,严格控制第二代、第三代。
1.重点防控区,包括公路、铁路、河道、行政区域交界处(省、市、县、乡交界)、场圃、风景名胜区等。防控对策是:加强普查监测,以无公害药剂防治为主,结合人工物理、生物等措施进行防治。防控目标是: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率95%以上;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80%以上;10月中旬有虫株率控制在5%以下,叶片保存率80%以上。
2、城乡驻地防控区,包括村庄四旁、城镇等。防控对策是:加强普查监测,以人工剪除网幕、杀虫灯诱杀、捕捉成虫和蛹、释放周氏啮小蜂、树干基部打孔注内吸剂为主,必要时采用生物、植物源制剂防治。防控目标是:监测覆盖率100%,测报准确率85%以上;产地检疫率100%,调运检疫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