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3:34: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御史大夫。

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对相关知识的准确解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公元前209年处于秦朝时期,因此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D为圆形方孔钱。 故选:D。

本题以公元前209年,邯郸人去集市买米,要用的货币为切入点,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

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1.【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可知,这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壁画,反映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史实,所以,A.佛教的传入,B.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旅均与此图片无关。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史实。

本题考查学生对《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壁画的认识,关键是能区分它与佛教的传入、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和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旅的壁画的不同。

12.【答案】D

【解析】

据题干“新疆地广物丰,风景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这是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故选:D。

第9页,共15页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相关知识的掌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了西域都护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内容与影响。 13.【答案】C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发生在公元前207年的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发生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发生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的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题干战例中,与历史实际不相符的是选项C,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的相关史实。 14.【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指的是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历史结论指的是主观的想法。选项BCD是历史史实,选项A是历史结论,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的相关史实。 15.【答案】B

【解析】

第10页,共15页

“白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无风尘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材料揭示了江南地区“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②江南社会相对安定④水利设施得到改善。材料中没有提及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答案】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16.

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

曹军。赤壁位于长江流域。230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交流的最早记载。 故答案为:

【解析】

本题以历史地图为切入点,考查赤壁之战和吴国与夷洲的交往。 注意识记赤壁之战和吴国与夷洲的交往的相关史实。 17.【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第11页,共15页

【小题4】C 【小题5】A

【解析】

(1)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城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抖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以上材料没有涉及。

(2)据“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可知,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据“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可知,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故该说法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4)据所学可知,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分别是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但以上材料没有涉及。

(5)据“‘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叙述正确。 故答案为: (1)C。 (2)A。 (3)B。 (4)C。 (5)A。

本题以百家争鸣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的知识。

本题以百家争鸣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学生对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8.【答案】【小题1】(1)据所学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

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A填入左框。春秋时期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之间爆

第12页,共15页

2018-2019学年重庆市万州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8qi60547h68ub00wtu64vbt01gdo5005ek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