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一节 收入
1.概念:日常活动 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属收入 2.销售商品收入确认 条件: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 没控制 很可能 金额 成本 时间:预收款—发出商品 托收承付—办妥托收手续
交款提货—开发票收货款 支付手续费委托代销—收到受托方代销清单 *已确认收入,购货方资金困难,不调整,应计提坏账 3.一般销售商品分录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已售商品的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4.已发货但不能确认收入 【例5-2】A公司于2019年3月3日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6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60000元。A公司在销售该批商品时已得知B公司资金流转发生暂时困难,但为了减少存货积压,同时为了维持与B公司长期以来建立的商业关系,A公司仍将商品发出,并办妥托收手续。假定A公司销售该批商品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发出商品时:
借:发出商品 60000 贷:库存商品 60000 确认应交销项税额:
借:应收账款 1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6000
假定2019年11月A公司得知B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B公司承诺近期付款,A公司应在B公司承诺付款时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发出商品 60000 假定A公司于2019年12月6日收到B公司支付的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6000 贷:应收账款 116000 *“发出商品”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反映。 5.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 (1)商业折扣:后√
(2)现金折扣:× 财务费用 (3)销售折让:未确认收入:后√ 已确认收入:冲减收入
(4)销售退回:未确认收入:“发出商品”转回“库存商品” 已确认收入:冲减收入、成本 6.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7.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 委托方:销售费用 受托方:劳务收入
8.销售材料:“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9.提供劳务收入 (1)开始并完成在同一会计期间:劳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2)开始和完成属不同会计期间
可靠估计:完工百分比法—专业测量师、已提供劳务比、已发生成本比
成本全部补偿—已收或预计能收回确认收入,结转已发生成本
不能可靠估计 部分得到补偿—部分补偿确认收入,结转已发生成本
全部不能补偿—不确认收入,已发生成本为当期损益
10.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一次收取,不提供后续服务—一次性确认收入 一次收取,需提供后续服务—分期确认收入 分期收取使用费—分期确认收入
第二节 费用
1.概念:日常活动 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2.营业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销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折旧、出租无形资产摊销
出租包装物成本或摊销、投资性房地产折旧或摊销
3.税金及附加: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房产税、车船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不包括:契税、车辆购置税、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房企:√
其他企业:“固定资产清理”
4.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销售过程发生的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销售部门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
(2)管理费用:筹建期间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中介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减收入、汇兑损益、筹资手续费、现金折扣
第三节 利润
1.利润的构成 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1)+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2)-所得税费用 2.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无法查明原因现金溢余、捐赠、债务重组收益 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盘亏、公益性捐赠、债务重组、罚款、非常损失 3.所得税费用 (1)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调增-调减)×所得税率
调增:超标的业务招待费、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公益性捐赠、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收滞纳金、行政罚款、罚金 调减:国债利息、五年内未弥补亏损 (2)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本期发生额 或贷)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期发生额 或借)
四、本年利润 结转方法 表结法 账结法 每月是否将损益类转到本年利润 × √
年度终了, “本年利润”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