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
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2 0 1 9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文论专题试题(开卷)
2020年1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粱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
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的一种“放大”研究。 A.司空图“韵味”说
B.庄子“言不尽意”说
C.孔子“兴观群怨”说 D.严羽“妙悟”说
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天籁” C.“神籁”
B.“物籁” D.“灵籁”
3.刘勰的批评与鉴赏思想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批评与鉴赏的篇幅当数《知音》篇。批评原则有“六义”,即:一则( )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A.情真 C.情浓
B.情深 D.情远
真题
4.《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诗辨 C.诗法
B.诗体 D.诗评
5.“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C.从属和边缘
B.支配和协领 D.核心和主宰
6.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 有( )。
A.“团圆之趣” C.“同情之举”
B.“悲剧之情” D.“机趣神韵”
7.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A.《水浒传》 C.《西游记》
B.《红楼梦》 D.《三国演义》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真题
A.形象 C.声音
B.画面 D.历史
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
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A.泰纳 C.孔德
B.伊瑟尔 D.拉封丹
10.接受美学强调( )阅读与体验对于文学作品的意义产生及最后完成具有重要作用。 A.作者 C.评论者
B.读者 D.主人公
二、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
11.简要说明刘勰的“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迪?
12.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定义“完整”的解释。
13.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哪些“层面”?请简要说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