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rFx中x:==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讲 氧化还原反应(三)
解读考点高考命题趋势有的放矢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际应用
2、通过例题和分析方法的讲解,启发思维,触类旁通
边读边记双基知识扫描温故知新 一、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进行环境保护
1、 处理有毒工业废液,进行无毒转化
例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溶液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N2↑+2H2O。 (1)第一步属于 反应,第二步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第 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被氧化, 被还原 (3)对于第二步反应,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NH4NO2只是氧化剂 ②NH4NO2只是还原剂 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2、进行循环反应,消除实验室有害物质的排放
例题2、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以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
(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________, 需用氧化剂的是_________。
(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完成并配平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Na2Cr2O7 + _____KI + _____HCl = _____CrCl3 + ______NaCl +
_____KCl + _____I2 + _____ __________。
3、对实验室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防止有毒物质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例题3、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
13
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4CuI+Hg→Cu2HgI4+2Cu (1)上述反应产物Cu2HgI4中,Cu元素显 价。
(2)以上反应中的氧化剂为 ,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 mol。
2+-
(3)CuI可由Cu与I直接反应制得,请配平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Cu+ I→ CuI+ I3
4、对河水中溶解氧进行监测,防止水体污染
例题4、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4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有KOH),立即塞好塞子,并振荡摇匀,使之充分反应、
+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适量的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I2,再用b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消耗了VmLNa2S2O3溶液(以淀粉为指示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Mn+O2+4OH=2MnO(OH)2(该反应极快), MnO(OH)2+2I+4H=Mn+I2+3H2O,
2--2-I2+2S2O3=2I+S4O6。试回答:
(1) 水中溶解氧的量(以g/L为单位的计算式为
(2) 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I2,终点时溶液由 色变为 色 (3) 滴定管经水洗和蒸馏水洗涤之后,加滴定剂Na2S2O3滴定时会导致滴定结果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若打开瓶塞加H2SO4时动作缓慢,测定结果将 。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二、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与实际中应用
1、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司机饮酒检测仪原理”
例5、对于司机酒后驾车,可对其呼出的气体进行检验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 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 +3CH3CHO+6H2O
被检测的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
例6.铜的冶炼大致可分为: ⑴富集:将硫化物矿进行浮选;
⑵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渣); ⑶制粗铜,在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 2Cu2O+ Cu2S=6 Cu+SO2↑; ⑷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灼烧过程的尾气均可直接排入空气
B.由6mol CuFeS2生成6molCu,反应共消耗15molO2 C.反应2Cu2O+ Cu2S=6 Cu+SO2↑中,氧化剂只有Cu2O D.电解精炼时,粗铜应与外电源正极相连 2、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解毒、消毒
例7.已知当溶液的pH在10左右时,铝元素主要以Al(OH)3形式存在。如果饮用水中含有一定
14
浓度的NO3将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NO3能氧化人体血红蛋白中的Fe(Ⅱ),使其失去携氧功
--
能:NO3还能被水中还原性物质还原成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NO2。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饮
--
用水中NO3含量(以N计)必须小于10mg/L。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研究人员提出以下3种方案:
2+
a、微碱性条件下用Fe还原,还原产物为NH3。
-
b、pH=10.25时,用铝粉还原,NO3的还原产物主要为N2。 c、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氢气还原,还原产物主要为N2。 (1)请写出a方案的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b方案中最好用 调节pH 。
A.NaOH B.CaO C.NH3·H2O
理由是 。
(3)与a、b方案相比,c方案的优点是: 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对材料进行加工,改善材料的性能
例题8、为了防止生锈,可对铁制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把铁制品浸入热的NaNO2、NaNO3、NaOH混合溶液中,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氧化膜(Fe3O4可以视为Fe2O3和FeO的复合氧化物)。所发生的反应可表示如下
① 3Fe+NaNO2+5NaOH=3Na2FeO2+NH3+H2O
② Fe+ NaNO3+ NaOH+ —— Na2Fe2O4+ NH3 ③ Na2FeO2+Na2Fe2O4+2H2OFe3O4+4NaOH
(1)完成并配平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将添加的物质及配平的系数填入空格中 (2)Na2FeO2称为亚铁酸钠,则Na2Fe2O4称为 。
(3)若上述热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太少,则氧化膜的厚度很薄,其原因可能是 , 若上述热的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太多,则氧化膜的厚度也很薄,其原因可能是 。
--
三:应用氧化还原反应部分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例题9、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
3+2+2+-2+
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Cu=2Fe+Cu,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Cu-2e=Cu,还原反应式:
3+-2++2+2Fe+2e=2Fe.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将反应Zn+2H=Zn+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 ,还原反应式
+-(2)将反应3NO2+H2O=2H+2NO3+NO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
氧化反应式 ,还原反应式
--2--(4) 已知某反应的两个“半反应式”为:CH4+10OH—8e=CO3+7H2O,O2+2H2O+4e=
-4OH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
第七讲 镁和铝 镁的化合物(两课时)
课标要求:
15
1.记住铝的物理性质,了解铝与氧气、水、酸、碱、盐等物质的反应情况。 2.与铝相比,简单了解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镁的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铝的化学性质与其他金属相比所具有的个性。 4.能举例说明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5.以海水中提取镁为线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镁和铝 1、原子结构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半径 失电子能力 Mg Mg Al Mg Al Al 2、物理性质 共性:均为____色;均有_____光泽;熔点均_____;硬度均____.都具有金属的通性. 差异:镁在密度、熔点、沸点、硬度上均_________铝.
3、比较Mg Al 的化学性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联系现象。) Mg Al 与非金属反应 (1) (1) (2) (2)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与某些氧化物反 应 与某些盐溶液反 应 归纳与思考: (1)能够在浓HNO3、H2SO4中发生钝化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钝化条件________、_________,钝化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
【例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同温、同压下),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 )
A.3.6g B.2.7g C.5.4g D.1.8g 【例2】有关Al与NaOH溶液的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