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铝是还原剂,其氧化产物是Al(OH)3B.NaOH是氧化剂,其还原产物是H2 C.铝是还原剂,H2O和NaOH都是氧化剂D.H2O是氧化剂,Al被氧化
(3)铝热剂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 。 【例3】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②另取20 g A全部溶于0.15 L 6.0 mol·L?1盐酸中,得溶液C;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 l.12 L(标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请填空:
(1)①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 ______,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2+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 L,则该溶液中c(Mg)为_____, c(Fe)为_______ 4、制取:电解法
MgCl2
Mg+Cl2↑
2Al2O3
4Al+3O2↑
二、从海水中提取镁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
【例4】等质量的镁分别在(1)O2、(2)N2、(3)CO2、(4)空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中固体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1)=(3)>(2)=(4)B.(3)>(1)>(4)>(3)C.(1)=(3)>(4)>(2)D.(2)>(4)>(3)>(1) 2、MgO和Mg(OH)2
(1)MgO属于碱性氧化物,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 (2)Mg(OH)2属于难溶碱。
以上二者都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3、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
(1)沉淀剂的选择原则: (2)如何获得无水氯化镁?
(3)为什么最终选择电解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 【教学反思】
第八讲 铝的化合物(两课时)
17
课标要求:
1.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与水、酸、碱等物质物质反应的情况。 2.了解氢氧化铝的受热分解,了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3+
3.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道Al的检验方法。
3+-4.了解Al、Al、AlO2间的转化,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物理性质:Al2O3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H)3 ____色_______状沉淀,具有_____________性能。
2.化学性质:(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Al2O3 Al(OH)3 归纳与思考:
解释氢氧化铝的两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二、铝盐(Al)和偏铝酸盐(AlO2)
3+
1、二者强烈水解:含Al的溶液呈酸性 [如明矾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其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离子方程式)
Al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AlO2的溶液呈碱性。二者混合发生
反应的方程式为
3+-2、Al、Al(OH)3、AlO2的相互之间如何转化?
Al(OH)3 Al3+
[例1]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
2+
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 ① 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 硫酸铝和氨水 ③ 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 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问题思考:
3+-1)如何检验一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Al、AlO2?
18
2)滴加顺序与实验现象 操作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现象 图像 (以加入 物的物质 的量为横 坐标、生 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 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至过量 往NaAlO2溶液中滴加HCl到过量 往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至过量 [例2] 向含amol Al2(SO4)3的溶液中加入含bmol Ba(OH)2溶液,试求: ⑴若b=3a,则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 __mol ⑵若b=4a,则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____mol ⑶若3a<b<4a,则所得的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 __mol
[例3]向100ml 0.5mol/L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1mol/LNaOH溶液,得到3.9g沉淀,求加入该NaOH溶液的体积。
三、Al(OH)3 的制备:
归纳几种制备Al(OH)3 的方案并进行比较。(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实验室中有甲、乙、丙3位学生在做制备氢氧化铝实验。3位学生桌上都放有同样药品:231g浓度为70%的硫酸,含杂质苛性钾20%的烧碱140g及足量的铝屑。最后甲、乙、丙3位学生分别制得W1g,W2g,W3g。由于制备方法不同,故得氢氧化铝质量为W2<W1<W3。 (1)制得W1g氢氧化铝的学生所用方法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得W2g氢氧化铝的学生所得Al(OH)3的物质的量为:_____ mol。 (3)W3为____________g。 【教学反思】
第九讲 铁及其化合物(两课时)
19
课标要求:
1.认识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
2.掌握铁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关注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了解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了解氢氧化铁的受热分解。
教学过程:
一、铁
1、铁的位置和结构及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存在
铁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_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第____族,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有____,通常有_______两种化合价,且____比_____价稳定。
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_____、 _____ 、_____居第_____位,它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金属。
铁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___只有从太空中掉下的陨石中才能发现。 2、铁的物理性质
铁在金属的分类中属于 ,纯净的铁是光亮的 色金属,有较好的 、 、 ,还能被 磁体吸引。 3、铁的化学性质
(1)呈+2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呈+3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呈8/3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铁与稀硝酸反应的规律
1) 当n(Fe)/n(HNO3)时,发生的反应是:
2) 当n(Fe)/n(HNO3)≥3∕8时,发生的反应是:
3)当 [例1]2.8g铁与160mL1mol/L稀硝酸作用放出NO气体,反应中HNO3共得到电子 mol 2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