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自动计数器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选择
1. 单片机的论证与选择
方案一:选择普通8051内核的ST89C51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满足本设计要求,但已经停产故不宜选择。
方案二:选择加强型8051内核的STC89C2单片机,此单片机价格便宜,功能强大,完全满足本设计要求。
方案三: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MC9S12XS128单片机,此单片机具有8路PWM,16路AD采集通道,2个UART,2个硬件SPI,具有背景调试功能,方便实时查看程序中全局变量的值,具有80个引脚,硬件资源相当丰富。但其价格相对较高。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为了方便控制,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二。
2. 显示器件的选择
方案一: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显示,数码管功耗低,价格便宜,显示清晰,完全符合本设计要求。
方案二:采用液晶屏1602显示,1602液晶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它是一种专门用来显示字母、数字、符号等的点阵型液晶模块它有若干个5X7或者5X11等点阵字符位组成,每个点阵字符位都可以显示一个字符。不过占用IO多,体积大,价格贵。 综合以上二种方案,为了减少硬件资源,节约成本,故我们选择方案一。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总方案确定
依据检测原理和设计思想经过细致比较研究得到如下总体设计方案:
7805 直流输入 5v直流电源 程序下载口 数码管显示 复位 CPU 位驱动 stc89c52 红外光电开关A
蜂鸣器电路
红外光电开关B
2. LED指示灯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常简写为LED。发光二极管与
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
1
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约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管子的电流。 3.三极管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晶体三极管”或“晶体管”。在半导体锗或硅的单晶上制备两
个能相互影响的PN结,组成一个PNP(或NPN)结构。中间的N区(或P区)叫基区,两边的区域叫发射区和集电区,这三部分各有一条电极引线,分别叫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是能起放大、振荡或开关等作用的半导体电子器件。在本设计中选择了PNP三极管用来驱动蜂鸣器个双位数码管。
4. 双位数码管
显示的种类很多,从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到CRT显示器等,都可以与微机连接。其中单片机应用系统最常用的显示是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简称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简LCD。LED显示器价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接口方便,LCD可显示图形,但接口较复杂成本也较高。
该电路使用双位7段LED构成字型“8”,另外还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符号及小数点。这种显示器分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这里采用共阳极LED显示块的发光二极管阳极共接,如下图左所示,当某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为低电平时,该发光二极管亮。它的管脚配置如下图右所示。
2
VCC
图左
图右
实际上要显示各种数字和字符,只需在各段二极管的阴极上加不同的电平,就可以得到不同的代码。这些用来控制LED显示的不同电平代码称为字段码(也称段选码)。如下表为七段LED的段选码。
下表为七段LED的段选码
显示字符 共阳极段选码 显示字符 共阳极段选码 dp gfedcba 0 1 2 3 4 5 6 7 8 9
本系统显示电路采用简单实用两位一体共阳数码管,位码用三极管驱动。
3
dp gfedcba A B C D E F P y 8 “灭” 88H 83H C6H A1H 86H 8EH 8CH 91H 00H FFH C0H F9H A4H B0H 99H 92H 82H F8H 80H 90H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