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培养国家创新人才的大学,学校以理工科为主兼有人文学科,本科生质量优异。理学院承担整个学校学生的物理学教学工作,物理学、数学和力学是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电磁学教学是普通物理的主干课程,是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而且都是80 学时。该门课程既是人文类科学生的重要科学素质课,又是理学学生重要的基础课,是今后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本科生掌握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了解电荷、电流产生电场、磁场的规律; 了解电场与磁场的联系; 理解电磁场的物质性,它的能量、动量及角动量; 了解电场、磁场与各种物质的相互作用; 理解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了解电磁学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了解电磁学与实际应用、高新技术的关系; 得到一定的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的培养,了解一些科学方法,明白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 (2学时) 第一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8学时); 第二章 静电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0学时) 第三章 静电能 (6学时); 第四章 稳恒电流 (6学时) 第五章 真空中的静磁场 (6学时); 第六章 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 (8学时) 第七章 电磁感应 (10学时); 第八章 交流电路 (4学时) 第九章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6学时) 29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电磁学课程的重点是从电磁学实验到理论的提高,重点有库仑定理、高斯定理、安培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难点主要体现在介质中的电场和磁场、边界问题、电能和磁能等;通过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提出教学方案,集中讨论。教学过程配合多媒体动画演示,使问题直观化。此外,专门安排课外专题报告进行提高。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30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31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我们已建立了两种《电磁学》教材,使用近十年,现正在修改和建设新一轮教材,特别是对物理型课,正试验将《电磁学》与《电动力学》连在一起考虑,写成上、下册,在教学安排上,电磁学讲完接着讲电动力学,思路是这两门课内容本来衔接紧密,一起考虑编写,便于系统、合理安排内容,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教课学时,便于学生理解其系统性及科学发展的关联。 2.我们选编了“电磁学教学资料汇编”,介绍了著名学者的治学方法,通过电磁学学习培养哪些科学素质,如何培养。也收集了些知识难点讲解的文章,帮助教师备课及选用,也帮助学生学的更好,这本汇编属于内部资料,任课教师都能领到,学生也可购买,受到广泛好评。 3.90年代初我们便启动制作了《电磁学多媒体演示软件》,部分兄弟院校也来购买使用,它将能作动画的知识内容按章、分知识点作出,至今虽已近十年,还在使用,与演示实验一起配合课堂教学达到直观、生动、易理解掌握的目的。2004年我们又选编了国际著名大学的《电磁学》演示动画和计算模拟演示动画50多个,发给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他们任意选用。 4.我们近几年完成了“电子教案”,放在网上,以便教师备课参考和选用,许多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运行设备,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时使用相关内容创造了优越条件,现在多数教员都常常在教学中使用它,明显提高了讲授质量和教学效果。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