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建设14个地级市三农信息电视频道导播室,每个投资20-30万元。由各市农业局统一申报。
2、农情与农业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申报条件:属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地区,近两年遭受洪水、干旱灾害较频繁,粮食生产受灾损失较大;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群众自救能力较弱。由市农业部门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各市农情与农业应急救灾体系仪器设备购臵,宣传培训防灾技术,农情数据采集汇总分析与上报,信息网站其他信息采集,辖区县(市、区)农业局农情与农业应急救灾体系仪器设备购臵。
申报数量及规模:由各市农业局统一申报,每市投资20-30万元。 (六)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1、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技术示范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群众对推广应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比较迫切;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基础较好,生态产业发展潜力较大。项目由县级农业部门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示范,示范推广应用高效循环生态种养技术推广,新建或改建各种简易生态养殖池、坑、田等。技术培训不能超过3万元。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建设20个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技术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投资15万元。
2、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
申报条件:当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对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有科学的规划、有效的措施和相应的扶持政策;农业生态旅游点建设项目已通过当地有关部门立项批准,项目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年接待游客已达10万人次以上;项目建设可增加就业岗位200人以上。
13
资金使用方向:农业生态旅游景点内特色农产品基地田间工程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建设10个农业生态生旅游精品线路,每个线路点投资30万元。
3、沃土工程——绿肥种植示范
申报条件:冬闲稻田面积大,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工作,当地群众有种植利用绿肥的习惯,示范片排灌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重视管护工作。由县农业部门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种子补助;根瘤菌补助;技术培训和宣传发动不超过2万元;种子和根瘤菌由自治区统一政府采购。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建设20个绿肥种植基地,每个基地投资10万元。 4、国家级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护点维护
申报条件:保护点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完善基础设施(田间工作道路及围栏的维护、修整和加固);保护点看护开支等。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建设6个国家级野生稻资源原生境保护点维护基地,每个保护点投资5万元。
(七)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 1、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标准化建设
申报条件:(1)必须是市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2)有8名以上的专职农业行政执法人员。(3)执法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4)农业综合执法职能正常履行,年查处案件不少于30件。(5)所在市的行政复议、执法指导、行政诉讼支持、执法培训、法律宣传等工作正常有效开展,全市至少有一卷执法案卷在年度评比中被评为全区优秀。
资金使用方向:农业执法专用车辆采购;农业普法宣传;农业执法培训;农业行政应诉、复议、听证、执法指导等。
14
申报数量及规模:全区计划安排9个综合执法标准化示范点建设,每项目点安排资金15万元。
2、县级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试点建设
申报条件:(1)已有一定面积的办公场所。包括执法办公室、复议听证室、信访举报窗。(2)已有专职的执法人员。执法队伍不少于6人,全部经过自治区一级培训,考试合格、执证上岗。(3)已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正常履行农业综合执法职能。
资金使用方向:农业处罚听证室装配和设备购臵;录音笔、便携式打印机及手提电脑等取证设备购臵;执法人员培训;执法制度和信息上墙;案卷归档设备购臵。
申报数量及规模:全区计划安排15县(市),其中农村土地承包调解仲裁规范化试点7个,每县(市)计划投资10万元。
3、土地流转与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试点示范建设
申报条件:试点所在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自治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关规定,二轮延包后续工作完善较好。试点市、县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突出,农民对土地承包流转积极性高。由市、县(市区)经管站具体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土地整合及宣传动员;流转规范合同制作,签订、鉴证;流转档案卷宗和档案柜购臵;流转登记台账及档案信息资料录入的电脑购臵。流转管理人员法规政策及管理技术培训不超过3万元。
申报数量及规模:全区计划安排试点示范点30个,每个示范点安排资金15万元。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建设
申报条件:申报的合作组织依法正式注册,有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办法,有素质较高的协会带头人。从事蚕桑、水果、食用菌、蔬菜、茶叶、中药材
15
和特种经济作物等新兴优势产业生产和经营的,优先考虑安排;“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也优先考虑安排。2005至2009年内曾获得到过农业部和自治区同类项目的合作组织不得重复申报。由县级农业部门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培训场地,产品收购和贮存场地,运销场地;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添臵服务设备,包括产品检测设备,产品分等分级、统一包装设备,冷藏保鲜设备;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构建市场营销网络,包括市场行情的搜集与分析,市场的定位,产品的营销策略、销售服务点的设立;补助专业合作组织创建产品品牌,包括专业合作组织在创品牌过程中策划、宣传、办理商标、条形码,以及品牌的印制等等给予补助。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投资扶持50-6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建设,每个合作组织投资15万元。
5、农民培训
申报条件:坚持绿色证书培训制度,农民培训工作基础好,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高,具备较好培训条件,能有效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农民,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不予考虑。项目由县级农业部门承担。
资金使用方向:对参加培训学员的伙食、住宿、学费进行补贴补助。培训管理费不超过2万元。
申报数量及规模:计划对15个县农民培训补助,其中专业农民科技培训7个,劳动力转移培训8个,每个县投资10万元。
6、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工程
申报条件:(1)项目申报县制定有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农民创业致富扶持政策和实施方案。(2)一个县(市、区)选择3-5个村屯,实行整村(屯)推进。(3)选择农民科技素质高、创业意识强、勤奋向上的村屯作为项目示范实施对象。(4)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专学员优先列为创业培训对象,
16
相关推荐: